- 拼音版原文全文
饯 王 司 马 入 计 同 用 洲 字 唐 /张 九 龄 元 僚 行 上 计 ,举 饯 出 林 丘 。忽 望 题 舆 远 ,空 思 解 榻 游 。别 筵 铺 柳 岸 ,征 棹 倚 芦 洲 。独 叹 湘 江 水 ,朝 宗 向 北 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筵(bié yán)的意思:指离开宴席或宴会,表示告别或离别。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解榻(jiě tà)的意思:离开床铺,下榻休息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柳岸(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生长在河岸边,形容景色优美、宜人。
上计(shàng jì)的意思:指在计谋上占据上风,能够胜利或取得优势。
题舆(tí yú)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文章等进行点评、评价。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元僚(yuán liáo)的意思:指官僚体制中的高级官员。
征棹(zhēng zhào)的意思:指征用的棹子,比喻征战。
宗向(zōng xiàng)的意思:宗向是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根本倾向或目标。
- 注释
- 元僚:同僚,一同在朝廷任职的官员。
行上计:赴京述职,指古代地方官员定期到京城汇报工作。
举饯:设宴送行。
题舆:官车,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车辆。
远:形容距离越来越远。
空思:徒然怀念,空自思念。
解榻游:对客人热情接待,典故出自汉代陈蕃为徐稚解榻待之的故事,此处指诗人与离别同僚之间过去深厚的情谊。
别筵:离别的酒席。
柳岸:沿河两岸长满柳树的地方。
征棹:远行的船只。
倚芦洲:停靠在芦苇丛生的江边。
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大河,位于湖南省境内。
朝宗:河流汇入大海,此处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或归宿。
北流:向北方流淌。
- 翻译
- 同僚启程赴京述职,我们在山林之畔设宴送行。
忽然遥望他乘坐的官车渐行渐远,心中徒然怀念起昔日他对我热情接待的情景。
离别的酒席沿着柳岸铺展开来,远行的船只已停靠在芦苇丛生的江边。
独自感叹那湘江之水,它朝向着北方滚滚奔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行时的情景与感受。"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表明诗人在踏上归途的路程中,离开了林中的隐居之地,开始向目的地进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怀。
接着的"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中孤独和无聊时光的感慨。题舆即是古代行军或出行时用来标记路程的方式,这里暗示了长途跋涉带来的寂寞与思念。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这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找休憩之处的情形。别筵即是临时搭建的床榻,而征棹指的是船只停靠的木桩,表明诗人可能是在河岸边暂歇。
最后两句"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则抒发了诗人对湘江水流方向的感慨。湘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这里的描写不仅是自然景观,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某种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和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之美的情怀。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作品风格的一种典型体现,他善于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己丑十九日由吴淞北行海中遇风雪二十四日大沽候潮用东坡出峡韵同伯晋苏生作
千花滞春江,遵海得清旷。
十日溷芳尘,登舟寄孤畅。
僬僬仆走下,床床客分上。
乘桴九夷俱,望友三益访。
旧雨新喜见,今游后难忘。笑语谷雷?,深谈溪泉涨。
房蜂杂主宾,坩鲊错盆盎。
宵卧纷酣梦,晨兴愕奇状。
蜒雨昼既霾,沙雪宿加酿。
风排群足跛,波震余心荡。
膨腹杂若糟,涔头眩迷向。
屏息求安隐,挥手谢供帐。
屡簸豆跃箕,欲镕金失矿。
正命知平生,危想入谲诳。
水裂蛟窟眠,漈落鱼腹葬。
杌隉历昏旦,在险气逾王。
窥窗挂桅镫,欹枕打船浪。
众中能赌诗,病起讵扶杖。
夺席肆幽探,倚壁接高唱。
忠信愧波涛,颠连存想像。
狂澜世终回,斯文天不丧。
潮来丁字沽,矫首倏寻丈。
《己丑十九日由吴淞北行海中遇风雪二十四日大沽候潮用东坡出峡韵同伯晋苏生作》【清·关棠】千花滞春江,遵海得清旷。十日溷芳尘,登舟寄孤畅。僬僬仆走下,床床客分上。乘桴九夷俱,望友三益访。旧雨新喜见,今游后难忘。笑语谷雷?,深谈溪泉涨。房蜂杂主宾,坩鲊错盆盎。宵卧纷酣梦,晨兴愕奇状。蜒雨昼既霾,沙雪宿加酿。风排群足跛,波震余心荡。膨腹杂若糟,涔头眩迷向。屏息求安隐,挥手谢供帐。屡簸豆跃箕,欲镕金失矿。正命知平生,危想入谲诳。水裂蛟窟眠,漈落鱼腹葬。杌隉历昏旦,在险气逾王。窥窗挂桅镫,欹枕打船浪。众中能赌诗,病起讵扶杖。夺席肆幽探,倚壁接高唱。忠信愧波涛,颠连存想像。狂澜世终回,斯文天不丧。潮来丁字沽,矫首倏寻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767c6eab62f7604.html
登峨眉·其一
岷南土色赤,返照万峰濯。
金焰出火出,槎丫歧鹿角。
今夕尚在平,不寐听仙乐。
山影墨头上,天倒压屋桷。
推窗看西岭,林木远如幄。
月落未落时,紫翠眩斑剥。
三峨荡云海,波心一锥卓。
光怪悸我魂,夜寒梦游岳。
乙酉使黔与杨雪渔学使同年游甲秀楼扶风寺瞻阳明先生像赋诗志别·其三
山阴七里泷,幔亭九曲溪。
乡帮盛文藻,楼观金碧辉。
人巧天乃夺,无此形模奇。
罗施山水窟,造化浑厜㕒。
将毋太古璞,遗置西南陲。
想见山阿人,美质昭无亏。
家丞落秋实,季女愁輖饥。
菑畬秉经训,诲育畴兼施。
高山仰文成,吾道人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