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留鼎馀药,还授人间世。
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名为《赠适庵册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儒学背景和他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本是儒家子,学为方外事" 表示诗人出身于儒家,但其学习的范围却超出了传统儒家的范畴,涉及到自然科学等其他领域。"此身恨凫短,有意求蝉蜕"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时间宝贵的感慨,以及他渴望能够像蝉蜕一样有所变化和超越,从而实现自己的学术追求。
"犹留鼎馀药,还授人间世" 描述的是诗人仍然保有一点炼丹之术的知识,希望将这份知识传承给后世。"从君卧山中,共谈弘景秘" 则描绘了一种隐逸之士与友人共同探讨道家修炼之法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文天祥先生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也透露出他对于超越生死、达到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他的自然科学知识和道家思想。诗中融合了儒、道两家的理念,体现了宋代士人兼容并蓄的文化态度。
朝礼清凉寺,山川聊结揽。
岂能向片石,执著论诚感。
回跸已卓午,路便寻精广。
日融雪已消,石磴不滑险。
月户昨所凭,林岚顿改形。
稍见翠微际,几峰凝黛青。
黛青仍间白,万景纷刻画。
信哉乾闼城,宜为化人宅。
昼漏催泠泠,椒涂惜举策。
何当坐夜静,笑问松梢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