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其二》
《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访古云已会心良独多。

犹应趁风月,从此岷峨

万里澹秋色,一江明暮波。

他年鱼鸟,能复记相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趁风(chèn fēng)的意思:利用有利的条件或时机来做某事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访古(fǎng gǔ)的意思:指寻访古迹、古人遗迹或古代文化等。也可泛指对历史、文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会心(huì xīn)的意思:心意相通,心领神会。

岷峨(mín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鱼鸟(yú n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稀有的事物或人。

云已(yún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

注释
访:探访,游览。
古:古代,遗迹。
云:动词,表示‘已经’。
良:确实,实在。
趁:利用,趁着。
风月:清风明月,代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从此:从现在开始。
遍:遍布,遍及。
万里:形容极远的地方。
澹:清淡,宁静。
秋色:秋天的景色。
明:明亮。
他年:未来某时。
鱼鸟:泛指水中和空中的生物。
复:再,又。
记:记住,回忆。
翻译
寻访古迹并未结束,心中所感颇多。
还应趁着风月美景,从此足迹踏遍岷峨山河。
万里秋色如水宁静,江面夜晚泛起明亮波光。
将来询问鱼鸟,它们能否还记得我曾来访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访古未云已,会心良独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探访古迹时所感受到的情怀,这种情怀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更有着对当前孤独之情的体验。

"犹应趁风月,从此遍岷峨。" 这里的“犹应”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前行的坚持和期待,而“趁风月”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抒发胸臆,表现出诗人对未来旅程的向往。

"万里澹秋色,一江明暮波。"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其中“万里澹秋色”展现了广阔天地间秋意盎然的景象,而“一江明暮波”则勾勒出时间流转与光阴变化的感慨。

"他年问鱼鸟,能复记相过。" 这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往事的追思,通过提问自然界中的生物来反映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难以忘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灵感,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历史、时间和自我境遇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鹊桥仙.用吕正学所赠韵

昔居清署。今为编户。要仿古人襟度。

尽收风月伴残年,更岂望、当途垂顾。江干徐步。

林皋归路。不受营营相污。

闲来渐觉日舒长,似挽得、韶光迟住。

(0)

西江月

觉性从来具足,天真本自完全。浮生多被眼睛瞒。

并月空花缭乱。八识元从孰起,六根本是谁般。

豁然打破这疑团。吾道分明一贯。

(0)

水调歌头.买田天生门外

买地近隍壑,十顷展平澜。

相如漫说云梦,八九可胸蟠。

已具扁舟放鹤,又且观鱼知乐,何忍利投竿。

却恐避地下,鸥鹭怨盟寒。屋茨茅,蹊种竹,畹滋兰。

天生此所宜著,素发飒垂冠。

手苦弯弓难合,惟有招麾毛颖,筋力尚桓桓。

携我二三子,日往将诗坛。

(0)

益寿美金花

瞽之善听。一气清聪通惠性。聋者能惺。

两点精神入宝瓶。返邪归正。有似高空悬玉镜。

鉴照分明。始信金丹一日成。

(0)

鹤跹跹

鹤跹跹,乘君轩。肉翅重,不复戾九天。

不如地上鸡,乃得窃药随飞仙。

(0)

剑客篇

昨夜征西去,西兵尽倒戈。

丈夫学剑术,何用效荆轲。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