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法执(fǎ zhí)的意思:指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指政府或执政者依照法律来管理国家和处理事务。
凡圣(fán shèng)的意思:指每一个圣人或名人都有不足之处,没有完美的人。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窠臼(kē jiù)的意思:窠臼是指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行为习惯中,缺乏创新和变革的状态。
仍云(r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仍然存在或继续存在。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宗旨(zōng zhǐ)的意思:宗旨指的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的根本目标、理念或宗教信仰。
- 鉴赏
这首诗《解空居士赞》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巧妙地融合了佛教中的空与法执的概念,以及临济宗的禅理,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空若不解,即是断空”,开篇即点明了对空的理解,认为如果不能理解空的含义,那么就是彻底地误解了空的意义。“解若不空,即是法执”,进一步阐述了理解空并非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要避免陷入对空的执着之中,即法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理解空的微妙之处,既要破除对空的误解,又不能落入对空的执着。
“是故居士,独号解空”,指出真正的解空者,能够独树一帜,理解并实践空的真谛。“窠臼不立,凡圣岂存”,接着强调了解空者不会被传统观念或成见所束缚,不会将自己划分为凡人或圣人,体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是谁宗旨,临济仍云”,最后以临济宗的禅师之口,提出问题,似乎在询问真正的宗旨是什么,但同时也暗示了答案就在其中,需要深入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空与法执的探讨,以及对解空者的描述,展现了佛教中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精神,同时也蕴含了对禅宗实践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