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州今已伏,此命岂堪轻。
因嗟李陵苦,祗得没蕃名。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孤寂与苍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山接胡奴水,河连勃勃城”将读者带入一个地理上的边陲之境,胡奴水与勃勃城交织成一幅边塞图景。
紧接着,“数州今已伏,此命岂堪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数州"指多个地方或地区,而这些地方如今都已经屈服于外来势力之下,"此命"则是指命运、使命或者天命,"岂堪轻"意味着这种命运岂能看作轻率的。
"碛吼旄头落,风乾刁斗清"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碛吼"形容沙漠中的风声,如同哀鸣,而"旄头"可能指的是古代军旗或是某种动物的尾巴,这里被用来形容狂风中物体的飞扬。"刁斗清"则描绘了一种空气干燥,星辰清晰的夜晚景象。
最后,“因嗟李陵苦,祗得没蕃名”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李陵的同情与感慨。李陵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军,因兵败被迫投降胡人,从此成为边塞上一段传奇。而"祗得没蕃名"则意味着即使在异乡他乡,他也仅能得到一个外来的名字,无法摆脱其苦难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孤独感、历史变迁的无常以及个人命运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