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旄看尽落,斧鬣悔迟谋。
燕去巢应改,乌号屋仅留。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追慕二首(其二)》。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已有二十年,内心充满愁绪,如同长年饮酒以排遣。他反思过去的军事决策,认为节旄(军旗)已残破,后悔未能早作决断。燕子离去,巢穴或许已非昔比,乌鸦哀鸣,寓示着故居的荒凉。诗人提及家中长辈的遗骸,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却无法亲手修剪青楸(一种树),以寄托哀思。整体上,此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亡者的哀悼,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的悔恨。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天然带得,酒星风骨,诗囊才调。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未放鹤归华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费几,雁边红粒,马边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绶,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高情古意满溪楼,静拍栏干尽两眸。
月不露圭天有道,风能□谷水无愁。
从吾所好万青壑,舍我其谁双白鸥。
别样主人情重处,不将红妓涴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