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舍人二首·其一》
《挽张舍人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少小侍中郎,人称张辟强

方随鸡树息,忽是凤毛亡。

剑歇云间气,珠沉掌上光。

一经何所托,重为相君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辟强(pì qiáng)的意思:指挡住强盗、恶人等的侵犯,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称张(chēng zhāng)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物进行评价或评判。

凤毛(fèng máo)的意思:形容珍贵贵重的物品或事物。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鸡树(jī shù)的意思:形容人们对平凡事物的过分追求和热衷,忽视了重要的事情。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侍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官员担任皇帝的近臣,专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相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相互依赖的美好关系。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掌上(zhǎng shàng)的意思:掌上指的是手掌上面,形容事物非常小、轻巧或容易掌握。

张辟(zhāng pì)的意思:指人的气势、威势盛大、宏大。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开篇“少小侍中郎,人称张辟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张舍人年轻时的风采与才华,他少年便已侍奉于高位,被人们赞誉为才智出众之人。接着,“方随鸡树息,忽是凤毛亡”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张舍人比作随风而息的鸡树,又比作即将陨落的凤凰之毛,形象地描绘了他生命的短暂与突然的离世,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剑歇云间气,珠沉掌上光”进一步渲染了张舍人的才华与影响,他的智慧如同剑气在云间消散,他的光芒如同明珠沉入掌心消失,暗示着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自己的才华,也给周围的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最后,“一经何所托,重为相君伤”表达了对张舍人身后之事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同时也流露出对张舍人作为朋友或同事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逝者才华、影响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缅怀,是一首充满哀思与敬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游齐山寺

金刹岧峣挂断霓,岛云沮洳暗窗扉。

江风晓定钓人出,山月夜高禅客归。

径畔芭蕉曾有喻,庭前柏树本无机。

我来重见当时叟,纸帐松房补衲衣。

(0)

瀑布岭

春日云崖晴杳杳,东风山溜晓泠泠。

烟霞密迩神仙府,草木微滋亦有灵。

(0)

古风

瞻彼南山下,沟塍蔚相续。

泉流既清美,土壤膏且沃。

岩壑云气多,时雨常沾足。

苦乏知人术,所寄非良淑。

树艺本未工,营私一何速。

铫耨不及时,终然废穜稑。

尝恐岁云暮,蟋蟀鸣我屋。

良苗不可见,何以望嘉谷。

(0)

寄马全玉

岁月如归鸿,秋至欻将翔。

郊原带爽气,榆柳媚无光。

客子抱幽独,耿耿谁与明。

不辞青鞋贱,来蹑君子堂。

君子松桧姿,劲不惨风霜。

其交淡如水,众口未易尝。

忘言默领会,此意却难忘。

不饮知酒趣,聊复酌公浆。

寒灯夜寥阒,一笑未渠央。

谁令别离此,梦寐长相望。

(0)

长春

洞门深不放春归,客到寻芳莫问时。

迟日暖风花草丽,照人红艳一枝枝。

(0)

望瀛亭二首·其一

拥传来观海,危亭一振衣。

云晴千怪出,浸大百川归。

日月遭吞吐,乾坤入范围。

群鸥不须避,禅寂久忘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