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墨菊·其二》
《墨菊·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分根昔日东篱,种近羲之洗砚池

几度偶浇池上水,花开朵朵墨淋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上水(shàng shuǐ)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情处在危险、困难的境地,随时可能遭受失败或挫折。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砚池(yàn chí)的意思:砚台上的水池,比喻学问广博或者人才聚集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墨菊(其二)》由明代诗人方孝孺所作,巧妙地将菊花与书法艺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

首句“分根昔日向东篱”,以菊花的生长环境为起点,描绘了菊花在东篱边生长的情景,暗喻着菊花的自然生长状态和不拘一格的品质。这里的“东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或高洁的品格。

次句“种近羲之洗砚池”,进一步深化了菊花与艺术的联系,将菊花种植在王羲之洗砚池附近,不仅强调了菊花与文人雅士的关联,也暗示了菊花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洗砚池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圣地,此处借以强化菊花的高雅气质。

后两句“几度偶浇池上水,花开朵朵墨淋漓”,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浇池上水”的动作,将浇水这一日常行为与菊花的生长过程相联系,赋予了浇水这一动作以艺术化的表现力。而“花开朵朵墨淋漓”则更是妙笔生花,将菊花盛开时的形态与墨水淋漓的景象巧妙结合,既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又巧妙地将菊花与书法艺术相融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艺术画卷。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相交织的创作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更通过与书法艺术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秋梦·其三

夜来何所梦,洗耳白龙池。

秋月下相照,天风高自吹。

永持一瓢水,细嚼万年枝。

山鬼向我拜,先生是希夷。

(0)

晓枕

圣贤都从一上来,时止时行道与偕。

若使舂陵为孟子,光风霁月更襟怀。

(0)

再用韵与湛民泽

日斜刘九放船回,层起江门水底台。

浩浩碧波山锁断,潮打厓门两扇开。

(0)

送梁宗烈赴春试·其二

君持素履向朱门,五色云中见至尊。

且莫轻言天下事,须将风俗究根源。

(0)

偶得·其一

白雪阳春谁会弹,莫愁天下赏音难。

江门夜半看明月,想到朱陵青玉坛。

(0)

读漳州张太守功德碑

罢守三州卧两山,漳州面目此碑间。

郡人欲识蒙庵老,也傍斯文捉一斑。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