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题四首·其二》
《杂题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半饱饥穷境界,知晴知雨病形骸

轩昂似鹤那求料,枯槁如僧不赴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饱(bàn bǎo)的意思:指吃饭不饱,饥肠辘辘的状态。

饥穷(jī qióng)的意思:饥饿和贫穷

境界(jìng jiè)的意思: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轩昂(xuān áng)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威风凛凛。

注释
半饱半饥:形容生活极度贫困,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穷境界:困苦的生活境地。
知晴知雨:形容生活状态多变,既有好日子也有艰难时刻。
病形骸:形容身体虚弱,如同病人。
轩昂似鹤:形容人精神昂扬,像仙鹤一样清高。
那求料:对自己所需的食物需求极小。
枯槁如僧:形容人消瘦憔悴,像僧侣一样清苦。
不赴斋:指不参加集体用餐或斋戒。
翻译
生活贫困,时而半饱半饥,身体状况如同疾病缠身,时而晴天时而雨天。
他的精神状态高傲如鹤,对食物的需求却微乎其微,枯瘦如僧侣,即使有斋饭也不去参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困顿、身体多病的人物形象。"半饱半饥穷境界"写出了主人公生活的艰难,而"知晴知雨病形骸"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因病痛而无法享受寻常生活的状态。诗人以"轩昂似鹤"来形容他的精神风貌,尽管身处困境,仍保持着高洁的志向,不求世俗的供养;"枯槁如僧不赴斋"则暗示他像僧人般清心寡欲,即使在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也放弃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呈赵常德四首·其一

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

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

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

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0)

过在伯于学中

晓出城南日映光,水烟横截树烟长。

多闻政欲从君语,造请宁能遣我忙。

胜可作亭摅意匠,醉因种竹试传方。

规摹岂止衡山小,安得高歌题屋梁。

(0)

呈王侍郎昆仲二首·其二

往未瞻乌府,先曾涉杏坛。

予诗廑和答,贻教异暄寒。

名位元相绝,知闻共骇观。

干霄峙松柏,流水会波澜。

应念登门旧,几嗟行路难。

蒸湘方渺渺,淮楚忘曼曼。

既见得良慰,语离还浩叹。

深思尽心曲,直觉欠豪端。

(0)

端峰往还三首·其一

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

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

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

顾可资瞻眺,胡能恤髀髋。

(0)

常山道中二首·其一

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

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0)

寄曾使君昭

溪山杖策过山林,万竹千梅可慰心。

已悟濠鱼真得计,未嫌郢曲谢知音。

飞腾要路终无那,咫尺春风且细寻。

诗自空青受山谷,到公探讨益精深。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