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催科》
《催科》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额外新加旧未蠲,心头肉尽祇空怜。

周黎已见无遗日,汉诏难逢赐半年。

刍牧宁堪平陆后,茧丝翻自晋阳先。

方知此际催科术,能向疮痍觉汝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刍牧(chú mù)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人或事物。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额外(é wài)的意思:超过正常范围之外的额外事物或数量。

茧丝(jiǎn sī)的意思:指经过长时间磨砺和修炼后的人,比喻经过困苦和努力后得到的成果或修养。

平陆(píng lù)的意思:指山势平坦,地势平缓。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心头(xīn tóu)的意思:指心中最亲近、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心头肉(xīn tóu ròu)的意思:指最亲近的人或事物,心中最重要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名为《催科》,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官府催缴赋税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复杂状况。

首句“额外新加旧未蠲”,点明了赋税征收的不合理现象,即在原有的负担上又增加了新的负担,而旧有的负担并未得到减免。这反映了官府对民众剥削的加剧,以及税收制度的不公。

“心头肉尽祇空怜”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百姓在沉重赋税压力下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心头肉”比喻珍贵的生命资源,暗示了赋税之重已经到了让百姓感到生命都难以承受的地步。

“周黎已见无遗日,汉诏难逢赐半年。”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周朝和汉朝,指出当前的情况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即使是在历史上较为开明的时期,也难以找到像汉朝那样能够给予百姓宽限的诏令。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

“刍牧宁堪平陆后,茧丝翻自晋阳先。”这一联进一步揭示了赋税征收的不公和苛刻。在平陆地区(可能指较为富庶的地区)的百姓尚且难以承受,而在晋阳(可能指较为贫困或偏远的地区)的百姓则更是雪上加霜。这不仅体现了地域间的不公平,也反映了赋税征收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最后,“方知此际催科术,能向疮痍觉汝贤。”表达了作者对官府催缴赋税方法的批评。他认为,这种催缴赋税的方式只会加重百姓的苦难,无法体现官员的贤能。这里的“疮痍”比喻百姓因赋税重压而遭受的痛苦和伤害,强调了官府应采取更加仁慈和合理的政策来减轻百姓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赋税征收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官府治理方式的批判。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诗偈·其二十五

惭愧好舌根,常开大道门。

世间三有事,实是不能论。

相逢唯说道,更莫叙寒温。

了知世相假,俗理也徒烦。

(0)

诗偈·其二十一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

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0)

林间纵有残花在,留到明朝不是春。

(0)

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

零落三四字,忽成千万年。

那知冥寞客,不有补亡篇。

斜月吊空壁,旅人难独眠。

一生能几时,百虑来相煎。

戚戚故交泪,幽幽长夜泉。

已矣难重言,一言一潸然。

(0)

立德新居·其四

疏门不掩水,洛色寒更高。

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为于仁义得,未觉登陟劳。

远岸雪难莫,劲枝风易号。

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

(0)

送吴梦訚归闽

瓯闽在天末,此去整行衣。

久客逢春尽,思家冒暑归。

海云添晚景,山瘴灭晴晖。

相忆吟偏苦,不堪书信稀。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