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蔽芾(bì fèi)的意思:指草木茂盛,遮蔽了庙宇的屋檐,比喻人的才能被庸人所遮蔽。
垂教(chuí jiào)的意思:谦虚地请教他人的意见或指导
九仙(jiǔ xiān)的意思:九位仙人,形容人物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揽辔(lǎn pèi)的意思:揽辔指驾驭马车时握住缰绳,引申为掌握权力或掌控局势。
论材(lùn cái)的意思:指讨论、评价材料、文章等的内容或质量。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时辈(shí bè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或同一辈分的人。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万石(wàn dàn)的意思:万石指的是数量很大的石头,也用来形容数量很多的粮食、货物。
祥刑(xiáng xíng)的意思:指善恶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和适当的处罚。
熏炉(xūn lú)的意思: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和研究的地方。
犹尚(yóu shàng)的意思:犹豫而尚未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 注释
- 祥刑:吉祥的刑法,喻指公正的法律。
庭荄:庭院中的草根,代指庭院。
蔽芾棠阴:繁茂的棠树荫,象征美德和智慧。
尚德:崇尚道德。
九仙:比喻杰出人才。
万石熏炉:象征高洁的品德和威望。
紫阳:道教中的尊称,这里可能指有德者。
崇台:高大的殿堂,比喻显赫的地位。
- 翻译
- 祥瑞的刑法充满庭院的草木,繁茂的棠树荫下是他亲手栽种。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老人依然重视品德,而世俗之人只看重才能。
如同九仙离去,公去的人才稀缺,万石之重的熏炉象征着召父般的贤能回归。
在紫阳之地,他握着缰绳教导世人,为何不邀请他到崇高的殿堂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腾所作的《饯史计使(其一)》。诗中以庭前花草的生机盎然开篇,"祥刑生意遍庭荄"描绘了祥和的刑法理念在庭院中滋养万物,显示出公正与仁爱的气息。"蔽芾棠阴手自栽"则表达了主人亲手种植海棠,寓意着对美德的重视和培养。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赞美史计使在世风日下之际仍坚守道德,"世降此翁犹尚德",不同于世俗只看重才能。"九仙截?于公去,万石熏炉召父来"运用典故,赞誉史计使如同古代贤臣九仙、召父一般,品德高尚,值得尊敬。
最后,诗人将紫阳(道教中的尊称)之地比喻为史计使将要赴任的地方,暗示那里是接受教诲和推行善政之地。"揽辔紫阳垂教地,饶何盍聘到崇台"表达了对史计使的期待,希望他在高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推行德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赞扬了史计使的品德和才德,寄予了厚望,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价值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寺听雨限韵联句
寻幽过野寺,烟树迷蓝舆。
忽惊新雨至,坐遣羁怀舒。
因之洗烦燠,起听风檐虚。
枕边气萧爽,为我清尘裾。
岩花惊夜落,径草思春锄。
跳珠卷荷净,鸣漏穿棚馀。
寒声度纱幌,入竹还徐徐。
林鸠苦未足,秧马今何如。
连床续旧约,岂似古城疏。
挑灯欲忘寐,离思谁怜渠。
渔舟趁潮远,衲子收帘初。
深杯一志喜,载摘园中蔬。
雪景山水
眼中飞雪作奇观,江山一夜皆玉换。
前冈坡陀带复岭,小约凌兢连断岸。
水边疏柳似华发,忽有微风与飘散。
绀宫几簇林影分,白鸥一个江光乱。
老渔蓑笠秪自苦,冰拂冻须茎欲断。
江空天远迥幽踪,只有一竿聊作伴。
此时此景此谁领,亦笑此渔从我玩。
图成一啸寒战腕,万里江山在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