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珠儿女,穿钗不穿珠。
《春闺曲·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在春天闺房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细节。
“身是珠儿女”,开篇以“珠儿女”自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自己身份的珍视与自豪,同时也暗示了她们生活的奢华与精致。“穿钗不穿珠”,通过对比,强调了女子对装饰品的选择,选择了更为实用的发钗而非昂贵的珍珠,可能是因为珍珠过于珍贵,或是出于某种特定的考虑。
“将珠求媚蝶”,这一句则转而描绘了女子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追求,她们用珍珠吸引蝴蝶,既表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她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一一系罗襦”,最后以“系罗襦”收尾,展现了女子日常生活的细腻一面。罗襦,即轻薄的丝绸短衣,这里通过“系”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女子对衣物的精心照料,也暗示了她们日常生活的忙碌与琐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女子在春日闺房中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关注,展现了女性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昭武高挥使钟吕二仙图和谢大参韵
我闻二仙翁,翩然拂尘服。
携手问还丹,世事瞑双目。
丹成共遐举,离人立于独。
兹事盖窈冥,有无未能卜。
而我独爱翁,萧散青山麓。
不荣文锦裳,不贵黄金屋。
秋雨饭胡麻,春风羹杞菊。
绿醑酿初成,开尊味醲郁。
兴来即倾倒,枕藉山中宿。
金谷花戎戎,长安车辘辘。
天道有乘除,得失互倚伏。
翁应达兹理,优游在空谷。
安得往从之,云山并幽躅。
同昭武刘太守高挥使诸公游万峰庵
乱山如聚米,独拥一峰高。
幽胜元无匹,登临岂惮劳。
千林澄霁色,万里见秋毫。
溪涨萦寒碧,松声殷怒涛。
人烟连郡郭,禾黍带林皋。
清世欣无警,丰年庆屡遭。
群公多暇豫,尊酒一游遨。
诗思惭予拙,兹来亦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