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穴敲虎牙,锄山剪荆刺。
民起太平歌,争颂贤兵备。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柁工(tuó gōng)的意思:指劳动者辛勤劳作,勤奋工作的精神。
虎牙(hǔ yá)的意思:指婴儿刚长出的第一颗牙齿,也用来形容婴儿或小孩的牙齿。
利器(lì qì)的意思:指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的工具或手段。
盘错(pán cuò)的意思:指把事情本来的轨道或顺序搞错了。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威名(wēi míng)的意思:指声誉显赫,威望很高的名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王兵备的军事将领的英勇形象与卓越功绩。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王兵备在军事领域的高超技艺与威震四方的名声。
首先,“波涛显柁工,盘错表利器”,以波涛汹涌象征战场上的激烈战斗,柁工则比喻王兵备在指挥作战时的运筹帷幄,盘错的策略如同复杂的机关,显示了他作为军事将领的智慧与能力。
接着,“剑芒辉斗牛,威名振天地”,剑芒辉映着斗牛星宿,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王兵备所使用的武器锋利无比,也暗示了他的威名响彻天地,无人不晓。
“入穴敲虎牙,锄山剪荆刺”两句,运用了更加具体的场景来展现王兵备的勇猛与果敢。入穴敲虎牙,意味着深入敌后,直捣黄龙;锄山剪荆刺,则是清除障碍,开辟道路,显示出他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敢于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
最后,“民起太平歌,争颂贤兵备”,百姓们在和平时期唱起了赞歌,表达了对王兵备的敬仰与感激之情。这不仅是对他的军事才能的肯定,也是对他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安宁与繁荣的崇高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成功塑造了一位英勇、智慧、深受人民爱戴的军事领袖形象,展现了明代文学中对于英雄人物的赞美与崇拜。
初四发湘阴,初五泊新康。
初六到长沙,初七下西乡。
百数十里间,行李殊周章。
逶迤入家门,再拜上北堂。
老父出慰劳,老母问家常。
弱妹供盥洗,嫂氏备茶浆。
弟侄各欣喜,喧笑绕匡床。
饼饵堆盘匜,枣栗盈篚筐。
屋后枫叶丹,阶前菊花黄。
至哉天伦乐,慰我长相望。
所嗟时地异,抚己暗悲伤。
昔时千金子,今成人未亡。
不敢自流露,恐伤老人肠。
黾勉膝下欢,鸠杖双扶将。
幸此春日晖,椿萱正康强。
相从北堂下,载奉称寿觞。
吾闻虎山之崦峰回互,仙境昔有仙尉住。
面临太湖三万顷,七十二峰似争渡。
居人家家种梅花,覆压山村不知数。
风飘十里五里香,雪满千枝万枝树。
大庾亦无此奇观,足所未历心倾慕。
倾慕于今几十年,年年花时等閒度。
今年棹出阖庐城,渴望庶几慰平素。
闺侣殷殷折柬招,蜻蜓艇子克期赴。
香海由来传盛名,锦囊满拟贮佳句。
不道春来日日晴,临行却被天公妒。
侵晓无端急雨零,弥天但见阴云布。
扁舟欲行不得行,寂寞空堂绕廊步。
愁绝小窗欹枕眠,梦魂还绕锦峰路。
怒涛滚滚排山至,此是英雄不平气。
英雄灵爽岂易降,人中乃有吴越王。
钱王意气迈当世,所贵存心在利济。
裂石穿波强弩开,潮头转向西陵逝。
势如轰雷震山岳,水底蛟龙尽惊避。
宝剑光横十四州,得意难忘根本地。
父老欢呼草木荣,丈夫至此岂无情。
龙飞凤舞应前谶,他年遂作长安城。
陌上花开春复春,钿车零落埋香尘。
至今江口寒潮急,犹似当年射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