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泊英州》
《夜泊英州》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情先恶,愁眠梦更惊。

犬须终夕吠,月到五更明。

未解波头意,偏来枕底声。

平生行路投老追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īngzhōu
sòng / yángwàn

bìngqíngxiānèchóumiánmènggèngjīng

quǎnzhōngfèiyuèdàogèngmíng

wèijiětóupiānláizhěnshēng

píngshēngyànxíngtóulǎozhèngzhuīché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情(bìng q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或疾病的情况。

眠梦(mián mèng)的意思:形容人长时间沉迷于幻想、空想而失去现实感。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生厌(shēng yà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感到厌烦、厌恶。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终夕(zhōng xī)的意思:整天整夜;一天到晚

追程(zhuī chéng)的意思:追赶行程,追寻目标。

翻译
旅途中的病痛首先加剧,愁苦的睡眠中梦境更加惊扰。
整夜狗吠不断,直到月亮升至五更天明。
不明白江面的波涛意味,却偏偏听到枕头下传来的水声。
一生都厌倦了行走,如今老去却不得不继续赶路。
注释
恶:恶化。
愁眠:忧郁的睡眠。
梦更惊:梦境更加令人不安。
犬须:狗的叫声。
终夕吠:整夜叫个不停。
五更明:五更天亮。
波头意:江面波涛的寓意或象征。
枕底声:枕头下的水声。
平生:一生。
厌行路:厌倦了长途跋涉。
投老:到了老年。
追程:追赶行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旅病情先恶,愁眠梦更惊"表达了诗人因旅途不适而生起的忧郁心情,以及在夜晚无法安然入睡,只能在烦躁中辗转反侧,甚至连梦境都充满了惊恐。"犬须终夕吠,月到五更明"则通过犬吠声和清晰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夜晚氛围。"未解波头意,偏来枕底声"中,“波头意”可能指的是水波流动的声音,而“枕底声”则是耳边传来的犬吠声,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旅途生活的不适应和内心的孤独感。

"平生厌行路,投老正追程"这两句,则表露了诗人对于长久以来不断旅行的厌倦,以及到了晚年还在不断追赶时间、奔波于道路上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虞美人·其三题李后主词

秣陵王气深堪惜。天水衣成碧。沧桑遗恨几时休。

争信南朝天子总无愁。移商刻羽声声破。

千载无人和。月明故国泪阑干。

算较陈家叔宝有心肝。

(0)

虞美人·其二扫墓归舟

萱帏影事都无记。少小顽如醉。芳心芳草两霏微。

枉自沉吟游子报春晖。慈云幻作空香灭。

人世真凄绝。不堪著耳杜鹃声。

弹指如今二十四清明。

(0)

忆江南·其五

重门掩,恰称野人家。

篱落乌龙眠妥贴,井阑玉虎语咿哑。风味故园赊。

(0)

洞仙歌·其四

我生虽晚,叹时光草草。今日也成鬓须老。

这五洲中外、同戴君王,可不见,天上凤衔书到。

臣门春独早,袍笏盈床,笑颔儿孙捧觞好。

黄花晚节弥香,昼锦堂新,就权倩、仙界鬼工营造。

想会集耆英望韩公,将累百欧阳,拜尘空道。

(0)

桂殿秋·其二

秋色好,在河干。渔家簖蟹点灯看。

晓霜染遍丹枫叶,枝上拳鸦恋树寒。

(0)

石莲七十七自寿词·其十一朝天子

■忽开海岛。幕忽危燕雀,蓦地听蒙尘耗。

麻鞋行在路迢迢。有似失群鸟。望秦关一时怎到。

觐天颜,恩莫报。抛江鱼味好。听闽猿清叫。

命去掌提刑稿。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