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来秋(lái qiū)的意思:指事物到了秋天即将结束或衰败的状态。
鳞鳞(lí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绵不断。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偏美(piān měi)的意思:偏袒美好的一面,忽视或排斥不好的一面。
秋爽(qiū shuǎng)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清爽和宜人。
糁糁(shēn shēn)的意思:形容食物的味道鲜美可口。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苔衣(tái yī)的意思:指长期不洗不换的衣服,比喻长期不变、不更新。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霞气(xiá qì)的意思:指美好而丰盛的景象或气氛。
仙源(xiān yuán)的意思:指仙人的来源或仙人的故乡。比喻高尚的品质、智慧或美好事物的源头。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重过桃渚》描绘了诗人再次游历天台山的情景。首句“一棹天台依旧迷”,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深深感慨,仿佛旧日的记忆仍未消散。"秋爽足攀跻"则写出秋天的清爽气候适宜登山,诗人兴致勃勃。
第二句细致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苔衣糁糁”形容石头上的青苔密布,增添了山林的幽静与古老,“石磴鳞鳞齿未齐”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山路的崎岖不平,富有画面感。
“梦到赤城霞气近,感深沧海水声低”两句,通过梦境和听觉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天台山的神秘与壮丽,赤城霞光与海浪低语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情感在其中深深沉浸。
最后,诗人“临流空作桃花想”,望着流水,心中涌起对桃花源般的仙境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愧杀仙源是武溪”,暗示了自己身处武溪,未能真正抵达理想的桃花源,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台山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二题陈希夷大书寿字为同年张蓼匪祝
西岳崚嶒,有仙人高卧,曾跨青牛。
见山荪亭畔,苍苔石室,云台观里,素榜银钩。
夭矫游龙,蹁跹舞凤,笔阵钟王未可俦。
装潢了,向锦堂高挂,第一箕畴。使君文采风流。
赋归去来兮尚黑头。
羡玉燕开祥,前身昴宿,金貂累叶,家世留侯。
甲子初周,须眉未艾,种菊栽松乐事稠。
将进酒,唤希夷睡醒,同醉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