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晦 小 雨 宋 /宋 庠 节 晦 春 芜 歇 ,天 高 暮 雨 空 。轻 雷 遥 应 电 ,斜 日 倒 成 虹 。阴 绿 苔 浮 水 ,幽 光 蕙 转 风 。何 须 俗 士 驾 ,三 径 有 蒿 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芜(chūn wú)的意思:指春天的草木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浮水(fú shuǐ)的意思:形容物体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比喻虚浮、不实在。
蒿蓬(hāo péng)的意思:形容人生遭遇困境、失意潦倒,无家可归。
高暮(gāo mù)的意思:指日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期间,也可以泛指白天的午时。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轻雷(q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的雷声,比喻才情横溢但不为人所知。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遥应(yáo yìng)的意思:远距离的回应或相互呼应
幽光(yōu guāng)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弱的希望或生机。
- 注释
- 节晦:昏暗的节气。
春芜:春天的杂草。
歇:消退。
天高:天空高远。
暮雨:傍晚的雨。
空:空旷。
轻雷:轻微的雷声。
遥应:远远呼应。
电:闪电。
斜日:偏西的太阳。
倒成:倒映成。
虹:彩虹。
阴绿:深绿色的。
苔:苔藓。
浮水:漂浮在水面。
幽光:幽静的光芒。
蕙:蕙草。
转风:随风转动。
俗士:世俗的人。
驾:来访。
三径:隐士的小路。
蒿蓬:杂草和蓬蒿。
- 翻译
- 春天的昏暗渐渐退去,傍晚的雨后天空高远清朗。
远处的轻雷回应着闪电,斜阳倒映在空中形成彩虹。
水面漂浮着青苔,幽静的光芒在蕙草间随风摇曳。
无需世俗之人来访,我的小径上只有杂草和蓬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后的景象,气氛宁静而生机勃勃。"节晦春芜歇,天高暮雨空"写出了雨后天边的阴霾和空旷的感觉,春意在微弱中显现。"轻雷遥应电,斜日倒成虹"则捕捉了远处雷声与电闪,以及斜阳映照下彩虹的壮丽景象。
"阴绿苔浮水,幽光蕙转风"中的“苔”指的是地上的青苔,这里形容着它们在雨后更加鲜绿,几乎要浮在水面上。"幽光"和"蕙转风"则描绘了春日的阳光温柔而又带有几分神秘,以及微风中花草的香气。
最后两句"何须俗士驾,三径有蒿蓬"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不需要俗世的车马,而是愿意在静谧的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顿。"三径"指的是家门前后左右的小路,这里暗示着归隐田园的生活。"蒿蓬"则象征着野趣和疏离尘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雨后的独特体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太冲扶策招隐士,德璋移文谢逋客。
欲分胜地高世流,未辨贤愚相什百。
芗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点元规尘。
平生绝口向阿堵,能使地上流钱神。
紫荷晓直动天语,昼日骈蕃不如雨。
急流乃作尺蠖盘,唾手功名何足取。
归来结屋清江干,十十五五窗岩峦。
北窗岸帻夏日静,夜雨对客春杯寒。
汉廷宫傅计不早,笃老辞荣身已槁。
那知黑发践亨衢,脱身纷纭事幽讨。
华堂未用标新目,两翁政自晞高躅。
更从碧眼问入廛,却访赤松求辟谷。
秋夜枕上偶成
七月西风捲残暑,砌外蕉梢响寒雨。
青蝇敛翼蜩收声,楼上逢逢夜将午。
徽弦信手酒自倾,一杯一杯宫羽成。
醉头着枕百事置,梦残睡足天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