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方伯献之赴山西》
《送吴方伯献之赴山西》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月行旌度太行,和风甘雨百花香。

吴公旧政曾于汉,晋国馀民本自唐。

双阙每瞻星北极,诸邦兼领西方

不须久作江湖念,回首从容庙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甘雨(gān yǔ)的意思:指甘甜的春雨,形容天气适宜、农作物生长良好。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兼领(jiān lǐng)的意思:兼并多种技能或才能。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民本(mín běn)的意思:以人民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首从(shǒu cóng)的意思:指首领或上级从属于下属,表示上下级关系亲密,彼此信任。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吴公(wú gōng)的意思:指借助权势、权谋来谋取私利的人。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行旌(xíng jīng)的意思:行军时的旗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吴方伯赴山西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三月行旌度太行”,以三月春暖花开时节,行旌(古代军队出行时所用的旗帜)穿越巍峨的太行山脉开篇,既点明了送别的季节与地点,也暗示了旅程的壮阔与艰难。

“和风甘雨百花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和煦的春风、甘甜的雨水与盛开的百花融为一体,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温馨和谐的画面,象征着友人旅途中的顺遂与美好。

接下来,“吴公旧政曾于汉,晋国馀民本自唐”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功绩的肯定与对友人身份背景的尊重。这里巧妙地将友人的身份与古代两位著名的政治家吴公和晋国君主相联系,既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

“双阙每瞻星北极,诸邦兼领甸西方”描绘了友人作为朝廷重臣,不仅在京城受到尊崇,还肩负着治理边疆的责任。这两句既展现了友人的崇高地位,也体现了其为国家安宁与繁荣所作出的努力。

最后,“不须久作江湖念,回首从容是庙堂”表达了对友人不必忧虑江湖生涯,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友人都能在庙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出对友人未来前程的乐观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事业与人生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感兴

两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

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

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

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

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

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

(0)

忆梅山隐者

梦入青山去,独寻云侣游。

依稀携手处,月出石门秋。

(0)

宿径山娑罗林二首·其一

高斋宿层峦,无眠振衣起。

历历夜方悄,婉婉情自美。

浓露灌桂花,清香袭庭几。

林旷鸣籁隐,空净停云徙。

万事坐若遗,静极到天理。

举目注秋江,凉月薄如水。

(0)

径山五峰·其一堆珠峰

天势下凌霄,坐使万壑趋。

元气结峦岫,献此大宝珠。

翊殿护释梵,鼓钟殷人区。

(0)

林塘庵

学得閒来便得閒,好山好水任盘桓。

林塘庵外湖山景,堪与杭州一样看。

(0)

送黄元深游浙

南宫朝殿锁蓬莱,芳草春深梦不回。

只有海门青一点,月明犹送旧潮来。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