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几人?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与学生的互动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几人?" 开篇以“滁流”和“沂水”相提并论,暗喻这里的山水环境如同古代圣贤孔子讲学的沂水之滨,意在强调此地是教育和学习的理想之地。"童冠得几人?" 则表达了对能够在此共同学习的学生数量的感慨,既有对知音难遇的感叹,也隐含着对教育普及的期待。
"莫负咏归兴,溪山正暮春。" 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劝勉学生们不要辜负这美好时光,趁着暮春时节,享受自然与知识的双重滋养,一同吟唱归途中的喜悦。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师生共度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知识探索与生活乐趣并重的生活态度的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王守仁作为教育家的深邃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和谐共生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