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十》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十》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老年病已深,灸瘢着艾复难禁。

六根四大无有何处求师下一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已(bìng yǐ)的意思:病已是指病情已经好转或病已经痊愈。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老年(lǎo nián)的意思:指人年纪虽老,但身体仍然强壮,精神矍铄,不因年老而衰弱。

六根(liù gēn)的意思:指人体的六个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也泛指人的感官或感觉。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四大(sì dà)的意思:四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疾病已经深深困扰我,艾灸留下的疤痕让我难以承受。
身心六根和四大皆空,又该向哪里寻找能为我扎针治疗的师傅呢?
注释
生老:年老。
病已深:疾病严重。
灸瘢:艾灸留下的疤痕。
艾:艾草。
复难禁:再次难以忍受。
六根: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
四大:佛教中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象征人的身体。
元无有:根本不存在。
何处:哪里。
求师:寻找老师。
下一针:扎一针治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十)》中的第十首。诗中,诗人以自身的衰老和疾病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死和佛教哲理的思考。他描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身体的脆弱,"生老年来病已深",即使尝试治疗,如灸瘢着艾也无法阻止疾病的侵袭,"灸瘢着艾复难禁"。

接着,诗人深入探讨了佛教的教义,"六根四大元无有",这里的"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四大"则指地水火风构成的物质世界,诗人认为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进一步指出,在这个根本不存在实体的世界里,"何处求师下一针",意味着在佛教的视角下,任何外在的治疗手段都是徒劳的,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心性而非身体。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佛教空性的理解,以及对世间治疗手段的反思,展现出深厚的佛教思想底蕴。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横山阁

一笑楼头属晚晴,我曹此乐最难名。

玉樽浮蚁一样白,青眼与山相对横。

个里风流终古在,世间荣利过云轻。

未应暮色催归思,天外娟娟新月生。

(0)

别毛德修

张公镇关南,宾客多俊伟。

芝兰已秀发,父子作知已。

圣人乐育才,充庭皆济济。

仲也与计偕,发轫已千里。

毛侯东南特,清澈分漱水。

并驱及春风,联璧惊都市。

麟凤岂无种,貂蝉能有几。

承家贵勋业,可独在书史。

自怜坐樗散,所学惭篑止。

永怀胜已游,尘土濯清泚。

相从苦匆促,写别亦狂斐。

离庭寒日暮,目断尘沙起。

(0)

许彦周所作墨戏为之赞

异哉土蛇,登树而怒。怒见脊尾,口眼可惧。

王孙地坐,气詟毛竖。欲去不敢,攀枝而顾。

丰狐行藏,心常愧负。见之而走,敏若脱兔。

孰能傲然,如此老树。与之相亲,不惊不怖。

问何能尔,以无我故。酒色海中,有万奇趣。

不出二种,猜疑掉举。盖无常蛇,终不赦汝。

居士图之,以警未悟。觉范一见,笑手为拊。

(0)

南岳弥陀和尚赞

与之食则食,与之衣则衣。

无衣衣木叶,无食食土泥。

为人汲樵牧,仅存骨与皮。

其道不可致,天子南向师。

出家有如子,我亦著伽梨。

(0)

百丈大智禅师真赞

以实问答,空可青黄。以意求道,神落阴阳。

阴阳不测,脱略阴界。青黄摸画,果因不昧。

我有大机,佛无密语。如师子王,露地方踞。

称性文字,随分丛林。如以妙指,发和雅音。

同世之波,寿九十二。护持心宗,谥曰大智。

(0)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

苍髯紫鳞,上有悬锡。玉像金瓶,层置立石。

蛮王跪看,炉烟上直。手搯珠轮,心境俱寂。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