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赋闻君拟遂初,为园溪上爱清虚。
岭树攒云遥似盖,阶虫萦叶尽成书。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潘子朋在溪边营造的栎园精舍,展现了其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志趣。首句“作赋闻君拟遂初”点出潘子朋欲在园中安放才华,追求内心的平静。接着“为园溪上爱清虚”进一步说明园址选择在溪流旁,喜爱其清幽之气。
“烟霞半拂轩楹入,萝薜能将绂绶疏”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烟霞轻拂着屋檐,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萝薜(藤蔓)缠绕,象征着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心境融合,表达了对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向往。
“岭树攒云遥似盖,阶虫萦叶尽成书”则通过山岭上的树木和阶前的虫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仿佛每一棵树、每一只虫都在诉说着自然的故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最后,“莫言才散为时弃,得遂天年乐有馀”表达了诗人对潘子朋的赞赏与祝福,即使才华不再显于世间,也能在自然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过上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栎园精舍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潘子朋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传统美学观念。
盘石广且平,万木郁以苍。
中有高楼台,翼翼何煌煌。
黄金涂殿柱,五色错中堂。
问是谁所居,缁衣礼空桑。
感此金石固,变迁不可量。
始因伯业显,中更晋诸王。
况以血肉躯,焉得久乐康。
促膝临涧水,涧水清且光。
澄碧照我衣,可辨黑白黄。
俯身濯长缨,素手激清凉。
适意易为别,怅怅不能忘。
朝发金台门,夕度博浪关。
黄河如丝天上来,千里不见淮南山。
淮南柱树弄婆娑,挂席欲进阻洪波,我今亦作梁园歌。
梁园昔有信陵君,名与岱华争嵯峨。
三千珠履不动色,屠门执辔来相过。
功成不显涕滂沱,青蝇白璧一何多。
我为梁园客,不登梁王台。
锦帆扬州门,一土何时回。
荒烟白草古城没,登台望之令心哀。
令心哀,歌且谣。
迷涂富贵苦不足,宁思白骨生蓬蒿。
人生三十无少年,积金累玉空煎熬。
独立天地间,长啸视今古,城隅落落一堆土。
千年谁继白与甫,揽泪浮云洒烟莽。
洒烟莽,风吹卷波涛,沈吟投箸不暇食,蹴天浊浪何滔滔。
君不见昔人然诺一相许,黄金斗印如秋毫。
《梁园歌》【明·李梦阳】朝发金台门,夕度博浪关。黄河如丝天上来,千里不见淮南山。淮南柱树弄婆娑,挂席欲进阻洪波,我今亦作梁园歌。梁园昔有信陵君,名与岱华争嵯峨。三千珠履不动色,屠门执辔来相过。功成不显涕滂沱,青蝇白璧一何多。我为梁园客,不登梁王台。锦帆扬州门,一土何时回。荒烟白草古城没,登台望之令心哀。令心哀,歌且谣。迷涂富贵苦不足,宁思白骨生蓬蒿。人生三十无少年,积金累玉空煎熬。独立天地间,长啸视今古,城隅落落一堆土。千年谁继白与甫,揽泪浮云洒烟莽。洒烟莽,风吹卷波涛,沈吟投箸不暇食,蹴天浊浪何滔滔。君不见昔人然诺一相许,黄金斗印如秋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167c67877f343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