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国老(guó lǎo)的意思:国家的长者,指具有丰富经验和智慧的老人。
讲席(jiǎng xí)的意思:指讲学、演讲的地方或场合。也指讲学的职位或讲学的权威。
屡迁(lǚ q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调动、调职、调整工作或住所等。
桥门(qiáo mén)的意思:指能够沟通、连接两个不同地方或者两个不同群体的人或事物。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省耕(shěng gēng)的意思:省略农耕的时间,比喻节省时间或精力。
听教(tīng jiào)的意思:听从教导,接受教训
同年(tóng nián)的意思:同一年份,同年生。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旬宣(xún xuān)的意思:指谣言传播迅速,声势浩大。
月前(yuè qián)的意思:指时间在一个月之前,表示时间的久远。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政拙(zhèng zhuō)的意思:政治上的愚蠢和笨拙。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罗亨信所作的《和李祭酒赠行诗韵》。诗人以谦逊之态自述在塞北为官的经历,表达了对同僚的愧疚之情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首联“塞北旬宣岁屡迁,才疏政拙愧同年”描绘了诗人任职边疆的岁月更迭,虽有政务繁忙,但因才能不足、政绩平庸,内心深感愧对一同为官的同僚。
颔联“省耕每向春风里,问俗常于夜月前”展现了诗人勤勉为官的形象。春季农忙时节,他亲临田间指导耕作;夜晚月光之下,他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体现了其务实的工作态度。
颈联“白发盈颠秋渐短,丹心报国老弥坚”描绘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白发生鬓,但对国家的忠诚之心却愈发坚定。即使到了晚年,也依然矢志不渝地为国效力。
尾联“桥门咫尺云霄隔,听教无由讲席连”表达了诗人与高层之间的距离感,虽然近在咫尺,却难以获得进一步的教导或晋升的机会,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国家忠诚与自我反省的精神面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