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秘阁挽诗·其三》
《梁秘阁挽诗·其三》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当年握手向番湖,岁晚交情不暂疏。

安乐窝中三度宿,往来溪上几回书

游旧客彫零尽,龙窟新阡怅望初。

人物如公应不死,有铭有诔果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回书(huí shū)的意思:回书是指收到书信后立即回信,表示回复迅速、及时。

交情(jiāo qing)的意思:互相结交、建立友谊

龙窟(lóng kū)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握手(wò shǒu)的意思:两人用手相互握住,表示友好、合作、祝贺等。

物如(wù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外表和本质完全一致。

新阡(xīn qiān)的意思:新阡是指新修的田埂。比喻新事物的出现或新的时代的到来。

游旧(yóu jiù)的意思:游历古迹,寻访古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为梁秘阁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友情之重。

首联“当年握手向番湖,岁晚交情不暂疏。”开篇即以深情的回忆起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从“握手”这一细节入手,生动地勾勒出两人友谊的深厚与长久,即使岁月流转,这份情谊也未曾稍减。

颔联“安乐窝中三度宿,往来溪上几回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安乐窝”的温馨与“溪上”的自然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而“三度宿”与“几回书”则体现了两人交往的频繁与密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者生活点滴的追忆与怀念。

颈联“凤游旧客彫零尽,龙窟新阡怅望初。”转而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感慨。将逝者比作“凤”,暗含其才华横溢,却最终“彫零尽”,表达了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龙窟新阡”则暗示逝者已归于尘土,诗人初至墓前的怅然若失,情感深沉而哀婉。

尾联“人物如公应不死,有铭有诔果何如。”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诗人认为,像逝者这样的人物即使肉体消逝,精神与才华仍能永存世间,因此,是否留下铭文或诔文来纪念,并非衡量其生命价值的关键所在。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哀思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悼念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二

梦绕荷花国。遍□□、橘州柳市,芙蓉巷陌。

桂社兰乡白蘋里,月冷波寒之夕。

有孤鹜、落霞知得。

一鹤横空云漠漠,见梅梢、万粒真珠滴。

犹未把,寒香惜。画楼何处吹瑶笛。

便□□、酥颦玉笑,露松霜瘠。

姑射真人游紫府,下戏三江七泽。

此莫是、冰魂雪魄。

半逐风飞半随水,半在枝、半落苍苔白。

酒醒后,晓窗碧。

(0)

添声杨柳枝

挼碎梅花一断肠。送斜阳。风烟缥缈月微茫。

又昏黄。平野寒芜何处断,接天长。

短篱浅水橘青黄。度清香。

(0)

永遇乐·其二寄鹤林靖

银月凄凉,绮霞明灭,秋色如此。

露满清襟,风生衰鬓,夜已三更矣。

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诮如梦里。

指烟霄,不如归去,不知今夕何夕。

鹑衣百结,膱脂垢腻,犹是小蛮针指。

对酒逢诗,高吟大笑,四海今谁似。

荷亭竹阁,共风同月,此会今生能几。

君须记,去来聚散,只□底是。

(0)

清明日访白石不值

花荠悬灯柳插檐,老怀那得似饧甜。

画船已载先生去,燕子无人自入帘。

(0)

仲春初二绝·其一

落梅如雪雨如麻,最怕春寒是杏花。

病后不能涓滴饮,可怜芳信到贫家。

(0)

苦学涪翁夜过其家戏作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撞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似云母。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