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不见梁时说法僧”,诗人以一种怀古的姿态,想象着在遥远的梁朝时期,有高僧在此地说法传道的情景,却如今已无从寻觅,只有时间的痕迹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次句“一台芳草自青青”,转而描写眼前的景象,雨花台上的芳草依然茂盛,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里的“自青青”不仅描绘了草木的生长状态,也暗含了一种自然界的自我循环与永恒生命力的主题。
第三句“满山码碯殷红子”,进一步将视角转向山中,码碯(一种古代的棋子)的红色棋子散落满山,象征着历史的碎片和文化的遗存。这里通过棋子的比喻,巧妙地将历史的片段与自然的景色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最后一句“空验天花旧点灵”,则以“天花”(佛教中的神迹之一,指天降花瓣)作为线索,追溯雨花台的历史与宗教意义。这里的“旧点灵”暗示着过去曾有神圣的事件发生,而现在只能通过这些痕迹来验证和想象当时的灵异与庄严。整句话充满了对过去神秘与神圣氛围的追忆,以及对当下静谧自然之美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雨花台这一特定地点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元素,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充满想象的空间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不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哈密进瓜至敬遣諴亲王和亲王赍供二陵感而有赋
碧玉嘉实当冬熟,珀色琼瓤甘且馥。
花门?面不敢私,厥包累累盛筠簏。
山中匹马岂愁疲,年年方物来京师。
上供寝庙颁百辟,匪同飞骑求离支。
翠华今岁诣故里,桥山䓤郁近尺咫。
驰来包贡正鲜腴,陵园敬荐惟时矣。
因思豆粥芜蒌艰,祇今声教讫娄兰。
坐享玉食赖祖泽,持盈保泰恒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