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俱是借,何岁自应还。
《咏碧山吟社八景·其五借山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借”为主题,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宇宙与个体的关系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首句“谁欲借名山”,以设问开篇,引出对“借”的探讨。名山,常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圣,这里通过提问,似乎在询问世间是否有谁能真正拥有或借得这山的精髓。接下来,“山灵可否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山视为有灵性的存在,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乾坤俱是借”,将视角扩大至整个宇宙,指出天地万物皆处于一种借与被借的状态之中。这里的“乾坤”,既指广阔无垠的天地,也暗含宇宙万物的循环往复,强调了一切存在的暂时性与相对性。这种观点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万物皆空、一切皆为借来的思想。
最后一句“何岁自应还”,则将思考引向时间的维度,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哲理的问题:既然一切都是借来的,那么最终又该归还给谁呢?这个问题不仅触及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它暗示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短暂角色,以及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借”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引导读者思考自然、宇宙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与流转,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寂寂江天
寂寂江天,雪又满、晚来风急。
空懊恨、散盐飞絮,未成轻集。
万里长空飞不到,珠帘卷尽还羞入。
问向晚、谁欲画渔莎,寒江立。
天黯淡,催残日。
波浩渺,添寒力。
又何如聊遣,舞衣红湿。
好与月娥临晚砌,莫教先放梅花拆。
便准拟、一醉广寒宫,千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