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一身:一个人。
能擘:能拉开。
两雕弧:两张雕弓,古代以雕为饰的良弓。
虏骑:指敌人的骑兵。
千重:形容敌人众多。
只似无:好像不存在一样。
偏坐:侧身而坐。
金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调白羽:调整好白色的箭羽,意指准备射击。
纷纷:一个接一个地。
射杀:射中并杀死。
五单于:这里象征性地指五个匈奴的首领或强大的敌人。
- 翻译
-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军千重万叠也视若无睹。
侧身坐在金鞍上从容调好箭,纷纷射中了五个匈奴单于。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战场上的英雄气概和生动画面描绘的诗句。从“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武士单枪匹马却不畏强敌的赞美,这里“一身”指代那位英勇的武士,他能够独自抵挡住如同雕弓一般强大的敌军。雕弧是古代一种精良的弓箭,能够射出很远距离,而这里的意思则是说这位武士能抵御得了像雕弓一样强劲的攻击。"虏骑千重只似无"则形象地表达了敌军虽然众多,但在诗中描绘的这个英勇战士面前却仿佛不再存在,似乎是对武士无畏的心态和力量的一种赞颂。
接着,“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则是描述这位英雄在战场上的英姿。"偏坐金鞍"描绘出他稳坐在镶嵌着金边的马鞍上,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势。而“调白羽”则暗示武士正调试着他的箭矢准备射击,“白羽”可能是指箭杆上的饰羽,这里的“调”字传达了武士精准和冷静地进行战斗前的准备。"纷纷射杀五单于"则直接展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纷纷"形容箭矢飞射的速度和密集程度,而"五单于"可能是指某个部落或地区的名称,这里则被用来代表敌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武士调弓、射箭动作的细腻描写,强化了战斗场面及其紧张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战争的一幕,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英雄和勇敢精神的赞美与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溪送别诗
怅望南浦时,徙倚北梁步。
叶上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荒城迥易阴,秋溪广难渡。
沫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玉粟收馀,金丝种后,蕃行别有蛮烟。
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
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
最堪怜,是一丸泥,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
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
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
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行路难二首·其一
请君莫纵珊瑚鞭,山高泥滑马不前。
请君莫驾木兰船,长江大浪高触天。
瞿塘之口铁锁络,石栈萦纡木排阁。
朝朝日日有人行,歇棹停鞯惊险恶。
饥虎坐啸哀猿啼,林深雾重风又凄。
罥衣绊足竹刺短,潜形射影沙虫低。
昨夜云月暗,今朝烟雾迷。
青天荡荡红日远,王孙游兮草萋萋。
行路难,归去来。
振衣涤尘转淮海,故山之云莫相猜。
行路难,古犹今。
翻手覆手由人心,江空月落长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