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盖天(gài tiān)的意思:指非常厉害、非常强大,无法被人所制约的力量。
后昆(hòu kūn)的意思:指晚辈、后代。
随例(suí lì)的意思:按照常例或规定行事。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通风(tōng fēng)的意思:指房屋内外的空气流通畅通,比喻事物得到疏解、通畅。
缜密(zhěn mì)的意思:指思考周密、严密,不留疏漏的意思。
密不通风(mì bù t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非常狭小、封闭,没有透风的空间或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第七十三首。它以"黄龙此语"开篇,可能指的是某个禅宗典故或高僧的话语,被赞誉为深奥而严密,仿佛天地之间的真理,暗示着其智慧和深刻内涵。接下来的"从来缜密不通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话语的严谨与难以言传,仿佛真理之门紧闭,外人难以窥探。
诗人提到"后昆随例承其响",意指后辈弟子们遵循前人的教诲,但只是机械地接受并传播,没有深入理解和实践。最后一句"总道猫儿解捉虫"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打比方,指出人们往往仅停留在表面认知,认为猫天生会捉虫,却未能领悟到更高深的智慧。
整首诗寓言式地批评了对佛法理解的肤浅,强调真正的领悟需要深入探究和实践,而非仅仅口耳相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时.遂昌道中
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
满面上、蛮烟瘴雨。不觉沉沉天暮。
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
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
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