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并坐燕姬琵琶上圆冰薄。

轻拢浅抹,巧把羁愁豁。竟去摇鞭,点草霜鬉渴。

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并坐(bìng zuò)的意思:指多人一起坐在一起,表示和睦、团结。

城角(chéng jiǎo)的意思:城市的角落,指边远、偏僻或不起眼的地方。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上圆(shàng yu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善良。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燕姬(yàn jī)的意思:燕姬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的宠妾,也用来比喻宠爱的女子。

摇鞭(yáo biān)的意思:指掌握权力的人摆布、支配别人。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与哀愁。词人以“并坐燕姬,琵琶膝上圆冰薄”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中。燕姬与琵琶的结合,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琵琶声如冰薄般轻柔而深沉,仿佛能穿透心灵,将隐藏在心底的忧愁缓缓释放。

接下来,“轻拢浅抹,巧把羁愁豁”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通过音乐来排解内心深处的羁绊与愁绪。这里的“轻拢浅抹”形象地描绘了弹奏琵琶的动作,既轻盈又富有技巧,如同解开束缚心灵的绳索,让情感得以释放。

“竟去摇鞭,点草霜鬚渴”则将场景转换至更为广阔的自然之中。主人公似乎离开了室内,走向了野外,用马鞭轻轻触碰草地,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或是对生活中的某种追求。而“霜鬚渴”这一细节,既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最后,“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西风的凛冽、城角的号角声、冷雁的低飞,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肃杀之气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强化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更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孤独与无助感。冷雁的“濛濛落”,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主人公心境的隐喻,暗示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在特定情境下对生命、爱情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始生书怀·其三

一片閒云出岫迟,诗情画思老来宜。

莫言末技浑无用,传入鸡林未可知。

(0)

题萧端虚和乐堂

玉笥风回峡山雨,两公对床方软语。

少公一生吟样臞,长公半醉少公扶。

白头兄弟不多有,面如橘红不关酒。

紫荆花开连理枝,孝友未要时人知。

(0)

小舟

竖起青篙便是桅,片帆挂了即帆开。

渔郎袖手船头坐,一叶如飞不用催。

(0)

放船

岸岸人家住,门门面水开。

老翁扶杖立,稚子看船来。

一夜鸣春雨,诸滩涨绿醅。

顺流行自快,更著北风催。

(0)

读武惠妃传

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

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0)

问春二首·其二

元日春回不道迟,匆匆未遣万花知。

道山堂下红梅树,速借晴光染一枝。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