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天垂险,能教地不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保障(bǎo zhàng)的意思:保障指确保某种权益或利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冰山(bīng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表面看起来平静无波,实际上内部存在巨大的危险或问题。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改道(gǎi dào)的意思:改变原定的行进路线或计划
海冰(hǎi bīng)的意思:指冰冻在海上的冰块,比喻事物的状态或形势非常严重或危险。
开疆(kāi jiāng)的意思:开疆指开拓疆土,扩展领土的意思。
马骨(mǎ gǔ)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已经非常瘦弱,形容非常消瘦或憔悴。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偏善(piān shàn)的意思:偏向善良的一方,对某一方面持有偏袒之心。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天垂(tiān chuí)的意思:指上天降下来的恩赐或祥瑞,也表示天意或天命。
雪海(xuě hǎi)的意思:比喻非常广阔的雪地或水域。
- 鉴赏
这首诗《伊江杂诗(其三)》由清代诗人方士淦所作,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观和军事防御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对国家边防的深思与关切。
首联“雪海冰山路,开疆赖伏波”,以“雪海”、“冰山”、“路”等意象,勾勒出边疆地区环境的严酷与险峻,暗示了开拓疆土的艰难。其中,“伏波”一词典出古代名将马援,借以赞扬那些为国开疆拓土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颔联“鹰声偏善引,马骨却怜多”,进一步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状态。鹰鸣于空,马骨于地,两者虽看似不相关,实则寓意深刻。鹰声“善引”可能象征着边疆的警觉与敏锐,而“马骨怜多”则可能暗指边防军马的坚韧与数量之多,是守卫边疆的重要力量。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边疆生活的独特与艰苦。
颈联“唯有天垂险,能教地不颇”,转而从宏观角度审视边疆的地理特征,强调了自然险峻对边防的重要性。这里的“天垂险”指的是自然界的险恶地形,如高山、深谷等,它们既是天然的屏障,也考验着守边者的勇气与智慧。“能教地不颇”则表达了这些险峻地形对于保持边疆稳定、防止外敌入侵的作用。
尾联“南方资保障,改道究如何?”则将视角转向国家的南疆,提出一个更为宏大的问题:在如此险要的地理条件下,南方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也暗含了对边防政策与战略调整的思考,即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时,如何确保边疆的安全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观和军事防御的描绘,表达了对边防事业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它不仅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也蕴含了深邃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吟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
花飞兢渡日,草见蹋春心。
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
赋诗歌句稳,不免自长吟。
荆州作二首·其一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
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
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
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
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秪自薰。
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见忆
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
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