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纷纷眼界秃居士”开篇,描绘了一位僧人形象,眼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秃居士”这一形象,展现了僧人对世俗的超脱。接着,“却著云山坏衲衣”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云山象征着远离尘嚣的修行之地,而“坏衲衣”则暗示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淡泊。
“箴孔线蹊无量义”,这里的“箴孔”可能是指孔子的教诲或道德准则,而“线蹊”则可能是指修行之路或道德实践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对孔子道德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修行之路的深远意义和无限可能。
最后一句“谁能于此顿知归”,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如此深邃的道德与修行之路上,又有谁能瞬间领悟到回归真我、回归自然的真谛呢?这句诗引人深思,暗示了道德实践与自我认知的复杂性和深度,以及达到这种境界的困难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孔子道德思想的探讨,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完善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道德实践过程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认知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二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沈。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绕绕最伤心。
膏沐芳馀久不御,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中秋月下怀永叔
有朋无明月,秉烛光强致。
有月无乐朋,独醉颜易醉。
往年过广陵,公欣来我值。
期玩秋蟾圆,静扫庭下地。
复邀高阳公,剩作诗准备。
特特乃多违,后池风雨至。
一夜看石屏,怛吟无逸气。
今宵皓如昼,千里嗟离异。
固知理难并,把酒遥相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