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月夜闻笛》
《浣溪沙.月夜闻笛》全文
清 / 邓繁桢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残月斜穿槅子明谁家巧作断肠声。

端心绪最关情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

蕙兰露湿暗香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香(àn xiāng)的意思:指不张扬却能散发出迷人香气的美好事物或个人。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端心(duān xīn)的意思:心地善良、纯真无邪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蕙兰(huì lán)的意思:形容人品高尚、德行美好,如同蕙兰芳香。

罗帏(luó wéi)的意思:指挂在床前的帷幕,比喻掩饰真相或隐瞒事实。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心绪(xīn xù)的意思:指心情、情绪的变化和波动。

子明(zǐ mí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明智。

鉴赏

这首《浣溪沙·月夜闻笛》由清代诗人邓繁桢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听笛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意境。

“残月斜穿槅子明”,开篇以残月为引,描绘出月色朦胧、光影交错的画面,暗示着夜晚的静谧与深沉。“谁家巧作断肠声”,紧接着点出月夜中传来的一阵悠扬而哀婉的笛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触动人心,引人遐想。这一句通过“巧作”二字,赋予了笛声以艺术性和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演奏者的技艺高超以及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无端心绪最关情”,进一步深化情感,说明这笛声触动了听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因这笛声而被唤醒和放大。这里的“无端”二字,强调了情感的突然涌现,没有预兆,却强烈而深刻。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描述了听者在笛声的触动下,从梦境中惊醒,起身披衣,继续聆听这深夜中的音乐。这里不仅展现了听者对音乐的痴迷,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特别是“正三更”这一时间点的强调,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具有时间感和空间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蕙兰露湿暗香生”,最后以蕙兰(兰花的一种)的形象结束,象征着高洁与幽雅。露水沾湿了蕙兰,使得其香气在夜色中悄然弥漫,与之前的笛声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夜晚景象。这一句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

综上所述,《浣溪沙·月夜闻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月夜、笛声、情感、时间等多个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音乐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邓繁桢
朝代:清

字墨娴,如皋人,冒禹书室。有《思亲咏》、《静阁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