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君山次韵四章·其二》
《登君山次韵四章·其二》全文
明 / 黄廷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层峰不碍人游,极目增波逐海流

谢氏东山誇后乐,范公廊庙抱先忧。

怀思故国何处指点前村是某丘。

江鸟欺人烟树晚,时时飞下傍渔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层峰(céng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波浪等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海流(hǎi liú)的意思:指大海中的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潮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思(huái sī)的意思:怀念、思念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廊庙(láng miào)的意思:指宽敞的庙宇或宫殿。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登君山次韵四章(其二)》描绘了登临君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层峰高不碍人游”展现了山峰峻峭但并不妨碍游人欣赏的景象,给人以开阔之感。接着,“极目增波逐海流”进一步描绘了视野开阔,海浪与视线相接的壮观画面。

诗人借古人典故抒怀,“谢氏东山誇后乐,范公廊庙抱先忧”,将自己比作谢安隐居东山的逍遥,又暗含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自己虽在山水间游玩,但仍心系国家的深沉情感。

“怀思故国知何处,指点前村是某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知前路的迷茫,诗人通过指点前村,暗示了自己的出处和归属。

最后两句“江鸟欺人烟树晚,时时飞下傍渔舟”以江鸟归巢的景象收尾,增添了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寓言自己如同江鸟一般,虽然身处美景,但内心仍怀有思乡之情,渴望找到自己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展现出诗人既享受自然之乐,又不忘家国之忧的复杂心境。

作者介绍

黄廷用
朝代:明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猜你喜欢

题清风渔隐图为项雪村作

清溪一渔人,岂是披裘客。

悄然倚孤舟,倒影寒潭碧。

终日求鱼鱼不得,笑他用拙钩何直。

心已灰,头半白,达观肯被一丝牵,何不将竿尽抛掷。

(0)

庐墓既归即用杜太史见招出山诗韵奉谢

魂梦依然在碧山,泪痕终日染衣斑。

荒荒宿草依霜露,故故白云迟往还。

双桨朅来烟水畔,一庄归到竹梧间。

浣花有约能偕隐,参得浮生是转关。

(0)

舟过巫峡见十二峰高插霄汉神女峰尤为纤丽峻峭神女庙在山之巅·其一

琅琅天风壮,嵯峨十二峰。

飞云翔婉娈,悬瀑响琤淙。

景富诗遍迥,愁多梦亦慵。

纤秾宋玉赋,千古忆仙踪。

(0)

秋夜·其一

独立空阶净,秋光和月微。

莲房惊鹭梦,竹径乱萤辉。

俯仰百端集,思量万事非。

夜深浑不寐,冷露欲沾衣。

(0)

寄弟于衡阳

红树青山放棹行,潇湘雁影伴长征。

慈亲频为搴帷望,怕有西风阻客程。

(0)

思亲

津门月里步篱边,仿佛当年问寝天。

昨夜梦回离别处,子规啼断一溪烟。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