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堤轻缕结,拂水乱丝沈。
夕鸟窥巢入,寒蝉抱叶吟。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骀荡(dài dà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摇摆不稳的样子,也可形容言行举止轻浮、不安定。
繁阴(fán yīn)的意思:指事物繁荣昌盛的状态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乱丝(luàn sī)的意思:指头发凌乱无序的样子。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障日(zhàng rì)的意思:阻挡太阳,使光线无法照射
中音(zhōng yīn)的意思:指中间的声音,也可引申为和谐、平和的声音。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赋得临池柳》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景象。首句“春色方骀荡”展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霜华讵见侵"则暗示冬霜已退,柳树不受侵害,开始生长。
"萦堤轻缕结,拂水乱丝沈"细致描绘了柳条随风飘动,轻柔地缠绕在河堤上,仿佛是飘落水面的乱丝,形象生动。"摇落还同絮,萧疏不作林"进一步刻画柳树虽未浓密如林,但枝条纷飞如同飞絮,充满动态美。
"笼烟无远态,障日少繁阴"写柳树轻烟笼罩,没有遥远的意境,遮挡阳光也并不密集,透出一种清疏雅致。接下来的"夕鸟窥巢入,寒蝉抱叶吟"通过鸟儿归巢和蝉鸣,增添了自然的和谐氛围。
最后两句"长因离别尽,非为笛中音"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引发的离别之情的感慨,认为这种情感并非仅由笛声引起,而是自然景色触发的情感共鸣。
整体来看,黎民表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景象,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门前有溪溪最小,坐对小溪兴不少。
溪口天濛雨亦奇,溪面日浮晴更好。
芙蕖开遍柳叶长,鸬鹚乳下双鸳鸯。
鸬鹚背拂柳叶影,鸳鸯口唼芙蕖香。
画桨轻摇放舟去,鲤鱼吹浪浪花细。
石湾递出棹歌声,老树斜临波浅处。
溪源活活来未巳,鱼箔鸥巢对溪渚。
须知溪小受天多,倒浸明河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