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尺何短,谓寸则长。此不可度,彼何可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臧(bù zāng)的意思:指言行不正派,品行不端正。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谗巧(chán qiǎo)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猾诡诈,善于挑拨离间的人。
冲虚(chōng xū)的意思:指打破虚幻的幻象,揭示真实的本质。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大盗(dà dào)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能的盗贼。
弓藏(gōng cáng)的意思:指隐藏实力,暗中准备。
国君(guó jūn)的意思:国家的君主,指国家的统治者。
毁誉(huǐ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有好有坏,有赞扬有批评。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窃国(qiè guó)的意思:指篡夺国家政权,夺取国家统治权。
窃钩(qiè gōu)的意思:指偷窃行为。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寿康(shòu kāng)的意思:长寿健康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无方(wú fāng)的意思:没有方向或目标,没有计划或方法。
异趋(yì qū)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方向或趋势与正常情况相反或不同。
智勇(zhì yǒng)的意思:智慧和勇气的结合
乐不可极(lè bù kě jí)的意思:非常开心,高兴得不能再高兴了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人们隐藏自己的本领或真实意图。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放歌行》寓言深刻,以物喻人,展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首句“窃钩者诛,窃国者王”借用典故,暗示权力更迭中的道德扭曲,小窃受罚,而篡位者却能成为王者。接下来,“仁义资乱,道岂不臧”揭示出在乱世中,仁义似乎成了作乱的工具,道德标准变得模糊。
诗人以吕后和黄歇为例,指出权臣篡位的常见模式,暗示国君身边潜伏着大盗。“巍巍国君,大盗在傍”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危机感。随后,诗人通过“谓尺何短,谓寸则长”,表达世间尺度难以衡量,善恶难定,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兽殪罟裂,鸟尽弓藏”暗指功臣一旦不再有用,就会被无情抛弃。接下来,“智勇既殚,躯乃见殃”表达了英雄末路的悲哀。诗人批评了谗佞之人伪装忠诚,正直之人却被视为狂妄的现象,揭示了世态炎凉。
最后,“出门异趋,毁誉曷常”指出人们言行的多变,欢乐不能过度,忧虑无处不在,倡导内心宁静以求长寿安康。整首诗寓言深沉,富有哲理,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人生智慧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