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刘 山 人 归 洞 庭 唐 /李 频 却 共 孤 云 去 ,高 眠 最 上 峰 。半 湖 乘 早 月 ,中 路 入 疏 钟 。秋 尽 虫 声 急 ,夜 深 山 雨 重 。当 时 同 隐 者 ,分 得 几 株 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虫(cǎo chóng)的意思:指志向不高,能力不强,处于低下地位的人。
更相(gēng xiāng)的意思:互相,相互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岂得(qǐ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或者不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早月(zǎo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早晨仍然挂在天空中。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 翻译
- 你追随云山远离,人间踪迹全无。
清晨在半湖欣赏初升月色,中途听见稀疏的钟声。
秋意渐浓,虫鸣急促,深夜山中雨势加重。
我一生的心愿尚未实现,怎能再与你相伴同行。
- 注释
- 君:你。
逐:追随。
云山:高山峻岭。
去:离开。
人间:人世间。
绝踪:消失踪迹。
半湖:湖边的一半。
乘:欣赏。
早月:清晨的月亮。
中路:半路上。
入:听见。
疏钟:稀疏的钟声。
秋尽:秋天将尽。
草虫急:草丛中的虫子叫声急促。
夜深:深夜。
山雨重:山中的雨势沉重。
平生:一生。
心未已:心愿未了。
岂:怎么。
得:能够。
更相从:再次相伴。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的《送刘山人归洞庭》。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时,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深沉的情感。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 这两句通过“云山”和“绝踪”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朋友远行的壮阔场景和难以追寻的意境。这里的“云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隐喻着友人的高洁脱俗和遥不可及。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这两句则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细致刻画,表现了朋友行旅中的宁静与孤寂。半夜时分,借助微弱的月光前行,再经过林间散发着清晨钟声的地方,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这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昆虫鸣叫的迫切和夜半时分山中大雨的浓重。这些自然现象的细致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思念之情。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和无奈。这里的“平生”指的是一生的愿望,“心未已”意味着对于友情的渴望并未减退,而“岂得更相从”则是对缘分难续的一种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时间环境的精细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友谊无法长久相伴的无奈。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