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十七泰定轩》全文
- 翻译
- 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天光的照耀,
它从未离开过内心的平静。
- 注释
- 触处:任何地方。
天光:阳光或自然的光明。
发:显现。
何尝:哪里曾经。
离:离开。
定中:内心的宁静或禅定状态。
问云:询问云彩。
谁散乱:是谁让云彩变得纷乱。
主人公:这里可能指代心境的主人,即自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所作,名为《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十七·泰定轩》。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充满了禅意。
"触处天光发"一句,直接描绘出诗人在静寂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这里的“触处”意味着无需刻意追求,只要心境清净,那么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内心与外界光明的相互流动。
"何尝离定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灵状态。“定中”指的是心如止水,达到了禅宗中的“寂然不动”的境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精神追求。
下面两句"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则是在探讨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问云”通常是对自然现象的疑问,但在这里,它更像是诗人自我反思的声音。云本无定形,既可以聚集也可能飘散,这里借“问云”来喻示内心世界的变化多端。
"又道主人公"则是在强调主体意识,即便是面对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和清醒的自我认识。这里的“主人公”,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存在,拥有对内心世界的绝对控制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手法,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描绘了一个静谧、光明的内在世界,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禅意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上郎
马上郎,青春好,玉勒金羁映芳草。
芳草茸茸衬落花,花间亭馆知谁家。
郎君下马入门去,红裙翠袖留春住。
留春住,可奈何,笑语生香欢爱多。
乌云高髻郁嵯峨,樽前起舞影婆娑。
酒酣渐觉朱颜酡,留情两眼横秋波。
横秋波,情密密。
闾阎冻馁君不知,夫妻对面厨中泣。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三
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
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
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
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