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涌 泉 亭 诗 石 宋 /赵 与 滂 诗 题 蔗 境 不 题 名 ,墨 迹 悬 岩 碧 藓 平 。游 宦 来 看 心 忽 悟 ,前 身 应 是 赵 先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藓(bì xiǎn)的意思:指翠绿的苔藓,比喻环境幽静、清新。
不题(bù tí)的意思:不提及,不涉及
墨迹(mò jī)的意思:形容人说话或写字拖沓、磨蹭,不干脆利落。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诗题(shī tí)的意思:指作为诗歌创作题目的内容或主题。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悬岩(xuán yán)的意思:指垂直悬挂在山崖上的巨石,也用来比喻形势险要或困境艰难。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游宦(yóu huàn)的意思:指官员在各地任职、巡游,以及游历各地,体验不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
蔗境(zhè jìng)的意思:指人生的境遇或环境艰难困苦,如同在甘蔗园中行走一般。
- 翻译
- 这首诗没有标题,描绘的是蔗林中的景象,墨色痕迹映衬在岩石和青苔上。
我作为一个游宦之人来到这里,心中忽然有所领悟,或许我的前生就是赵先生。
- 注释
- 蔗境:蔗林环境。
不题名:没有标题。
墨迹:墨痕。
悬岩:岩石上。
碧藓:绿色苔藓。
平:平整。
游宦:四处做官。
心忽悟:突然有所领悟。
前身:前世。
应是:应该是。
赵先生:指代某位姓赵的先贤。
-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以"赵先生"或"赵与滂"为主题,但并未直接题名。第一首诗《蔗境不题名》描绘了一幅墨迹清晰、悬挂在岩石上的碧绿苔藓之景,诗人游宦至此,心灵有所感悟,似乎觉得自己前生可能就是赵先生。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赵先生身份的认同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第二首诗《题涌泉亭诗石》则是赵与滂的作品,他以涌泉亭为背景,通过诗石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艺术的执着。虽然没有详细内容,但从题目中可以推测,涌泉亭可能是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也可能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场所。
两首诗都体现了赵与滂对于个人身份、自然景观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意境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唯庵后大松
唯庵有长松,秀拔撑青空。
铜石并根干,榆枋比蒿蓬。
天地荫中边,日月奔西东。
愿言滋浩养,千岁看此公。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濛。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綵翼,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宫,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宋·曹勋】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濛。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缨冠葳蕤跨綵翼,子晋凤笙惊盲聋。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佩声促诏朝帝宫,清净为正裨舜聪。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467c6b4fa45ec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