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八滩·其三》
《十八滩·其三》全文
明 / 林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十八滩头路,三千里外身。

何满船月,常照异乡人

神剑占新气仙槎问旧津。

小臣王事,陟险敢辞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满(hé m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充实、丰满,没有缺点或不足之处。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滩头(tān tóu)的意思:滩头是指河滩或海滩的前端。在成语中,滩头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是某个事情的开端。

头路(tóu lù)的意思:指前途、前景、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外身(wài shēn)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仙槎(xiān chá)的意思:指高人隐居的地方或居所。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新气(xīn qì)的意思:指新鲜的空气,也比喻新的生机和活力。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十八滩(其三)》描绘了诗人身处千里之外的艰辛旅程,通过十八滩的险阻象征人生的坎坷。首句“十八滩头路”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艰难,而“三千里外身”则强调了诗人离家之远。接下来的“如何满船月,常照异乡人”运用了月光这一常见意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月亮的永恒也暗示了诗人漂泊的孤独。

“神剑占新气,仙槎问旧津”两句,诗人借神话中的神剑和仙槎,寓言自己追求理想或寻找归宿的心志,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命运的好奇与探索。最后一句“小臣重王事,陟险敢辞频”,诗人以“小臣”自谦,表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为了国家大事,即使面临艰险也毫不犹豫,显示出忠诚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羁旅之苦,又有为国效力的决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林弼
朝代:明

林弼,(约公元一三六o年前后在世)一名唐臣,字元凯,龙溪人。元至正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进士,先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后任登州(今山东烟台牟平)知府。
猜你喜欢

病中寓直代书题寄

愚夫何所任,多病感君深。

自谓青春壮,宁知白发侵。

寝兴劳善祝,疏懒愧良箴。

寂寞闻宫漏,那堪直夜心。

(0)

江上送别

浦边新见柳摇时,北客相逢只自悲。

惆怅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

行看汉月愁征战,共折江花怨别离。

向夕孤城分首处,寂寥横笛为君吹。

(0)

送元处士游天台

青冥路口绝人行,独与僧期上赤城。

树列烟岚春更好,溪藏冰雪夜偏明。

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

(0)

山居

归来青壁下,又见满篱霜。

转觉琴斋静,闲从菊地荒。

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时复收新药,随云过石梁。

(0)

送日本国三藏空海上人朝宗我唐兼贡方物而归海东诗

古貌宛休公,谈真说苦空。

应传六祖后,远化岛夷中。

去岁朝秦阙,今春赴海东。

威仪易旧体,文字冠儒宗。

留学幽微旨,云关护法崇。

凌波无际碍,振锡路何穷。

水宿鸣金磬,云行侍玉童。

承恩见明主,偏沐僧家风。

(0)

过东平军

画角初鸣残照微,营营鞍马往来稀。

相逢士卒皆垂泪,八座朝天何日归。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