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长别(zhǎng bié)的意思:长时间的分别或离别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高爵(gāo jué)的意思:指高位显贵的官职或尊贵的地位。
魂梦(hún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橘子(jú zi)的意思:橘子是指柑橘类水果,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特点或性质。
闾里(lǘ lǐ)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往辞(wǎng cí)的意思:离开、远离,指离开原来的地方或者远离某个人或事物。
无亲(wú qīn)的意思:没有亲人或没有亲戚关系。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蒸梨(zhēng lí)的意思:指人没有经过考验,就过于自信,轻视别人的能力和智慧。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椎牛(zhuī niú)的意思:用木棍敲打牛背,比喻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人屈服。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拟古三首(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以橘子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孝道与亲情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橘子始可食,往往辞其枝”描绘了橘子成熟后被摘下食用的情景,却常常伴随着橘树的分离之痛。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喻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牺牲。接着,“孝子方欲养,父母长别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孝顺子女在努力尽孝之时,却遭遇父母的长久离别,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亲情脆弱的感慨。
“墓上椎牛羊,不如生蒸梨”一句,通过对比墓葬上的祭品与生前的关怀,强调了生前陪伴与照顾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死后祭祀。这不仅是对传统丧葬习俗的反思,也是对亲情价值的重新审视。
“高爵耀闾里,无亲持慰谁”则揭示了社会地位与家庭情感之间的矛盾。在追求高官厚禄、荣耀乡里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最亲近的家人的情感需求,表达了对社会价值观的批判。
最后,“魂梦中夜来,九原知不知”以梦境和地府的想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是否能感受到生者情感的疑问,以及对生死界限的探索,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橘子的比喻,巧妙地探讨了孝道、亲情、社会价值与生命意义等多重主题,语言质朴而寓意深远,展现了陈恭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