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三》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汉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河东(hé dōng)的意思:指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地方或人物。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注释
黄河:指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九折:形容河流曲折。
沙场:战场。
埋恨:隐藏或积累的仇恨或悲伤。
何时:什么时候。
绝:断绝,消失。
蔡琰: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蔡文姬,曾被匈奴掳走。
没去:去世。
造:创作。
胡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流传于北方民族。
苏武:西汉时期外交官,因持节不降而闻名。
归来:返回。
持:拿着。
汉节:汉朝的使节信物,象征国家和使命。
翻译
黄河曲折向东流,战场上的遗憾何时能消尽。
蔡琰已逝,胡笳声中寄托哀思,苏武归汉,手持汉朝符节象征忠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苍凉与孤寂,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个人功名未遂的感慨。

“黄河东流流九折”,以黄河的曲折流淌象征着时间的久远与变迁,也暗示了边塞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战略重要性。黄河在这里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沙场埋恨何时绝”,则是诗人对那些在边塞沙场上埋骨的人和事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等待。这里的“恨”不仅指个人情感上的遗憾,更有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义。

接下来的两句,“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分别引用了历史上两个与边塞有关的人物。蔡琰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才女,因不愿意嫁给异族而自尽的典故,在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对于民族尊严和文化认同的坚守。而苏武,西汉时期的一位忠诚将军,被派遣到匈奴为使,但他始终保持着汉节,即便在异国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边塞之地的人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英雄梦想与无奈的情绪。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朝中措·龙团分罢觉芳滋

龙团分罢觉芳滋。
歌彻碧云词。
翠袖且留纤玉,沈香载捧冰垍。
一声清唱,半瓯轻啜,愁绪如丝。
记取临汾馀味,图教归後相思。

(0)

朝中措·片花飞後水东流

片花飞后水东流。
无计挽春留。
香小谁栽杜若,梦回依旧扬州。
破瓜年在,娇花艳冶,舞柳纤柔。
莫道刘郎霜鬓,才情未放春休。

(0)

好事近·别梦记春前

别梦记春前,春尽苦无归日。
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
万重离恨万重山,无处说思忆。
只有路傍双堠,也随人孤只。

(0)

好事近·急雨闹冰荷

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
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
风梢危滴撼珠玑,洒面得新句。
莫怪玉壶倾尽,待月明归去。

(0)

好事近·天淡一帘秋

天淡一帘秋,明月几时来得。
何事桂底香近,把清光邀勒。
人间明晦总由天,何必问通塞。
且为人如月好,醉莫分南北。

(0)

鹊桥仙·角声吹月

角声吹月,风声落枕,梦与柔肠俱断。
谁教当日太情浓,扬不下、新愁一段。
黄花开了,梅花开未,曾约那时相见。
莫教容易负幽期,怕真个、孤他泪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