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晴渐放桑眼绿,水暖忽报秧芽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蚕蚁(cán yǐ)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拥挤不堪。
槌鼓(chuí gǔ)的意思:形容节奏明快、声音洪亮,如同敲击锤子和鼓一般。
犊儿(dú ér)的意思:指小牛,比喻年幼或无经验的人。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祭田(jì tián)的意思:祭奠农田,表示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狂走(kuáng zǒu)的意思:形容行走时非常迅速、猛烈。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鹂黄(lí huáng)的意思:形容黄色明亮、美丽的颜色。
南村(nán cūn)的意思:南村指的是乡下或偏远的地方。
桑眼(sāng yǎn)的意思:指眼睛因疲劳或过度用力而发生炎症。
踏歌(tà gē)的意思:跳舞、欢乐的样子。
田祖(tián zǔ)的意思:指祖先留下的田地,比喻祖传的财产或家业。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野棠(yě táng)的意思:指不受人待见的人或事物,比喻被人冷落、不受重视。
原头(yuán tóu)的意思:原始状态、原来的样子
原来(yuán lái)的意思:原本的样子,事情的真相,过去的情况。
早起(zǎo qǐ)的意思:早上早点起床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注释
- 鸣鹂:黄鹂鸟。
舍东舍西:房屋四周。
坡晴:晴朗的山坡。
桑眼绿:桑叶新绿。
躬耕:弯腰耕作。
女绩:女子纺织。
犊儿:小牛。
犹恋纸:仍依恋未蜕皮。
一春:整个春天。
两相补:相互补充。
踏歌槌鼓:边唱歌边击鼓。
祭田祖:祭祀田地之神。
- 翻译
- 村南村北鸟儿黄鹂叫,屋东屋西野生海棠花开。
山坡晴朗桑叶渐绿,温暖的水传递秧苗生长的信息。
老农勤劳早起耕田,妇女纺线男子舂米妇人做饭。
小牛欢跑还没犁地熟练,蚕宝宝一半生命还在眷恋着纸张。
春天莫笑农家辛劳,苦与乐本就相互弥补。
你没看见那歌舞欢腾,肉堆如山,昨日原野上祭祀田神祖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展现了农业社会的生产劳动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感慨。
“村南村北鸣鹂黄,舍东舍西开野棠。”两句以鸟语花香作为开篇,设置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鹂鸟的鸣叫和野棠花的开放,都是春天景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显示出诗人对春日田园美景的细心观察。
“坡晴渐放桑眼绿,水暖忽报秧芽长。”接着描写了阳光下的山坡和逐渐长大的桑树,以及温暖的水流中萌发的秧苗。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更暗示着农事的繁忙与希望。
“老翁躬耕催早起,女绩男舂妇炊黍。”这两句则转向人事,描绘出老农人的勤劳和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的情景。老农人早起耕作,女眷纺织,男丁舂米,妇女烹饪,这些平实的生活场景构成了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
“犊儿狂走未胜犁,蚕蚁半生犹恋纸。”诗人接着描绘了牛犊在田间奔跑的情形,以及蚕宝宝对桑叶的依恋。这些细节丰富了田园生活的画面,同时也强调了生命力和自然法则。
“一春莫笑田家苦,苦乐原来两相补。”最后,诗人提出了哲理性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农民生活苦乐参半的理解。这里,“苦”与“乐”的统一,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田园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