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楚些(chǔ xiē)的意思:表示事物数量稀少,数量很少。
春涨(chūn zhǎng)的意思: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迅猛的变化或发展。
惯习(guàn xí)的意思:指长期形成的习惯行为或思维模式。
含楚(hán chǔ)的意思:心中怀有忧愁、伤感的情绪。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旧约(jiù yuē)的意思:指过时、不再适用的约束、规定或条款。
帘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帷幕、帘子,也比喻掩饰、隐藏。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泼眼(pō yǎ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光刁钻,喜欢故意找茬或刁难别人。
山歌(shān gē)的意思:形容喜悦或者欢快的歌声。
烧空(shāo kōng)的意思:指把空气或燃料烧尽,形容耗费或浪费得一无所得。
水戏(shuǐ xì)的意思:指戏曲中的水上表演,也用来形容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吴歈(wú yú)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激昂,歌唱得很投入。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水乡的生动景象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首句“杏火烧空泼眼明”以杏花盛开、色彩鲜明的画面开篇,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气氛。接着“游人荡桨渌芜城”,描绘了人们在清澈的水面上划船游玩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山歌惯习吴歈调,水戏终含楚些声”两句,通过山歌和水戏的描述,展现了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吴歈调和楚些声分别代表了吴地和楚地的音乐风格,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草满池塘春涨浅,燕归帘幕午风轻”则将镜头转向自然景观,绿草覆盖的池塘、轻风中归巢的燕子,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春日画卷,春水初涨,透露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最后,“踏青旧约谁能问,已喜年来粥有饧”表达了诗人对踏青活动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习俗——吃冷食(饧)的期待,流露出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明时节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民俗活动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的清明图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前日有客陈墨梅者仆因诵高台所作为绝至于寻常墨缀处馀人用尽工夫不到不知圆公何从见闻客疑仆能之昨日袖纸相过苦求挥洒不觉令人失笑因戏作少谢盛意是中亦有墨梅请呈本际老必为指出
高台仁老今已老,冷药疏枝馀薄怒。
后来涂抹如牛毛,过眼番番泛于土。
不如十月江南行,长条半落霜冰清。
冰魂玉骨淡不俗,宛转自有骚人情。
惟公好事心尚尔,若爱霜枝横短纸。
不因作意宽作程,少待今年冰雪底。
和刘天启对牡丹歠茶
优昙惟时乃现,馀芳得暖争抽。
谁肯不萌枝上,折来一洗春柔。
小智劳乎刻画,钝根溺在熏修。
纵是根同体一,皆为蝶戏蜂游。
所以南泉一指,顿开陆子双眸。
披秀因斋庆赞,东山助出茶瓯。
不是云居安乐,绝胜黄檗中洲。
更看年年二月,扁舟逆上春流。
送妙侍者游方
秋雨秋风如解事,忽送新凉到庭户。
道人明日先我行,少立斯须听吾语。
龙蛇共路古犹今,魔佛同源水非乳。
满世谁能辨正邪,入门且可分宾主。
句中有眼汝验渠,棒下无私渠验汝。
好手虽然不犯锋,横身却在锋铓里。
象王蹴蹋驴群空,师子嚬呻狐类死。
道人一等是精灵,大显无功合如此。
愧当十偈非赏音,喜见独行无伴侣。
相逢休问来何从,佛寿之孙佛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