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沙渚(shā zhǔ)的意思:指沙地和岛屿,比喻边远偏僻的地方。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头人(tóu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团体中担任首要地位的人物。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竹枝歌(zhú zhī gē)的意思:比喻才情出众,能够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情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江送别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离愁与自然之美的融合。首句“渡头人唱竹枝歌”,以歌声作为引子,仿佛在为离别预热,竹枝歌是南方地区传统的民歌,常与离别、思念之情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
“千里江山奈远何”一句,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主题,千里江山虽美,但面对远行之人,却显得无能为力,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和不舍。这里的“江山”不仅指地理上的距离,也暗含了时间的遥远,增加了情感的厚重感。
接下来,“春水光寒沙渚阔”描绘了春日江面的景象。春水泛起寒光,沙洲广阔,这样的景致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离别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春水的“寒光”可能象征着离别时的淡淡忧伤,而“沙渚阔”则寓意着广阔的空间,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孤独与辽远。
最后一句“忘机却爱白鸥多”,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情感。在离别之际,诗人似乎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反而喜爱起江面上自由自在的白鸥。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白鸥的多寡,寄托了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离别后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疗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离别场景,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庐山桂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元十八溪居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春池闲泛 以下律诗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
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
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
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
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
花助银杯气,松添玉轸声。
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
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
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
未能抛笔砚,时作一篇诗。
诗成淡无味,多被众人嗤。
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相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
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
渭川烟景晚,骊山宫殿高。
丹殿子司谏,赤县我徒劳。
相去半日程,不得同游遨。
到官来十日,览镜生二毛。
可怜趋走吏,尘土满青袍。
邮传拥两驿,簿书堆六曹。
为问纲纪掾,何必使铅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