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恨血(hèn xuè)的意思:极度憎恶或痛恨的情感。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闻鹃(其一)》,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诗中通过鹃鸟声声切的叫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破碎、人民受苦的深沉哀痛和无尽思念。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开篇即以鹃鸟的叫声为背景,"帝魄"指的是鹃鸟,这里借用其悲鸣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哀伤。"教侬听不禁"则说明这声音让人无法抗拒,是如此地触动人心。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这两句进一步解释了诗人的情感来源,不仅仅是因为春天的到来而生出愁绪,而是因为国家的破碎和人民的苦难,这才是深层次的哀痛所在。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这里诗人通过夜晚躺在枕头上的思念,以及点灯时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表达了自己孤独旅途中的思念之深。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最后两句则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花枝疑恨血"来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哀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感受,"到处映山林"则是这种哀痛与自然景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强烈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