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怀·其四》
《杂怀·其四》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屏居谢尘营,委志事文艺

一语破鸿濛,便欲当吾世。

名山改移金石有刓敝。

落落千秋情,伊谁得深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改移(gǎi yí)的意思: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屏居(píng jū)的意思:指隐居不出,远离尘嚣。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文艺(wén yì)的意思:

[释义]
(名)文学和艺术的总称,有时特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构成]
并列式:文+艺
[例句]
不少人想加入文艺团体。(作定语)
[同音]
文义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志事(zhì shì)的意思:指追求有意义的事业或目标。

鉴赏

这首诗《杂怀(其四)》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屏居谢尘营,委志事文艺”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专心于文学艺术的追求。接下来的“一语破鸿濛,便欲当吾世”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见解和强烈的使命感,认为一句精辟的话语足以引领时代。后两句“名山无改移,金石有刓敝”运用了自然界的比喻,强调了文学艺术的永恒价值,即使时间流逝,名山大川不变,但金石也会磨损,唯有文学艺术能够超越时间和物质的限制,保持其不朽的魅力。最后,“落落千秋情,伊谁得深谛”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情感的深厚理解,以及对真正领悟其精髓者的期待与敬仰。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以及对艺术永恒价值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四月八日喜何秀才过访

山居落落少逢迎,有客来游画旧盟。

春老鹃声无日夜,雨多鸠语失阴晴。

溪边水满杂花尽,谷口云生远树平。

此地风光差不俗,留君且共饭青精。

(0)

过三溪

对峙危峦不可攀,嶙峋仄径绕烟鬟。

天当险处难窥日,路到穷时忽见山。

云卧层峰看断续,浪撞积石俯潺湲。

共知名利心应倦,车马如何未肯闲。

(0)

对新月

万籁响方寂,萤火上高楼。

绮疏成独倚,凉飔来飕飕。

举头见新月,碧落横银钩。

未如圆镜妍,仿佛蛾眉修。

曾照古人恨,复照今人愁。

今古情何极,素影空悠悠。

月缺圆有时,我愁殊未休。

(0)

春水

吹遍东风不染尘,绿波何事往来频。

多情愿作桃花水,流向人间总是春。

(0)

自题仿元道士方从义松亭山色图赠族人籍南

岩壑错落丹碧鲜,结为云气融为泉。

平生游迹遍吴楚,好山过眼心悬悬。

偶然笔写气象千,万木鱼贯林蝉联。

何人结屋蜗角大,看山终日似坐禅。

当门老松却俗乘,压屋白石凌飞仙。

敝庐远在黄山边,林谷如海皆云填。

他日绘出家山好,黄精苗肥白鹿眠。

请君对之心怡然,驻君之颜如童年。

(0)

难中写怀

谪戍从王事,狂歌思不禁。

山踰燕代远,水渡蓟辽深。

出塞谙边事,屯田见古心。

名言赵充国,湮没到如今。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