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僧流水僻,见月远林闲。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章 正 字 秩 满 东 归 唐 /无 可 朝 衣 登 别 席 ,春 色 满 秦 关 。芸 阁 吏 谁 替 ,海 门 身 又 还 。寻 僧 流 水 僻 ,见 月 远 林 闲 。虽 是 忘 机 者 ,难 齐 去 住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秦关(qín guān)的意思:指秦朝时期的边境,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处境。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虽是(suī shì)的意思:尽管如此,虽然如此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芸阁(yún gé)的意思:指文学才华出众的人或文学作品优秀的地方。
- 注释
- 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
别席:离别的宴席。
春色:春天的景色。
秦关:指秦地的关隘,泛指北方边疆。
芸阁:藏书阁,古代藏书或修书的地方,常用来借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处。
吏:官吏,此指职位。
替:接替,替代。
海门:海边,此指诗人的故乡或归隐之地。
寻僧:寻找僧人,比喻寻求心灵的宁静或高洁之士。
流水:溪水,流动的水,常象征时间的流逝或心境的悠长。
远林:远处的树林,代表远离尘嚣的清静之地。
忘机者:无心机的人,指不为世俗功名所累,超脱物外的人。
难齐:难以协调或平衡。
去住间:去与留之间的选择或状态。
- 翻译
- 穿上朝服登上离别的宴席,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秦地关塞。
藏书阁的官职谁来接替呢?我这就要返回海边的家乡。
沿着溪水寻找幽静的僧人,远眺林间空旷之处观赏明月。
虽然我是一个无心机的人,却也难以在去留之间找到平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朝衣登别席,春色满秦关”两句,勾勒出一幅早晨赴别离之地的画面,春天的气息在秦关弥漫,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芸阁吏谁替,海门身又还”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荒凉的边塞之地,有谁能代替自己的职责?而自己则不得不再次返回那个遥远的地方。这不仅是对工作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寻僧流水僻,见月远林闲”两句,转换了情境。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位隐居的僧人,而那清澈的溪水和远处的林间月色,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又遥远。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最后,“虽是忘机者,难齐去住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即使是一位追求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人,但在面对离别和归途之间的选择时,也会感到困惑和痛苦。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人世间的情感纠葛无法彻底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美好与人生离合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梁子熙联句
大荣大辱,能生死人。二物不并,以挠厥真。
之子病闷,肠如车轮。劳忧到母,饶寒著身。
世俗卤莽,辄置莫亲。文彩华艳,伏不得伸。
悽吟哀号,酸入四邻。夜计破午,若燕作秦。
腹愤轧轧,胸奇陈陈。淮国晚岭,吴渠春津。
去谢夙蕴,归逢故辛。雌火相丑,刮凿遁屯。
驾风鞭霆,以脱凡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