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瞻心已足,右绕兴何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白 云 端 和 尚 韵 礼 杨 岐 会 禅 师 塔 宋 /释 智 愚 来 拜 东 山 祖 ,峰 高 日 未 央 。遐 瞻 心 已 足 ,右 绕 兴 何 长 。啼 鸟 惊 人 去 ,飞 花 过 水 香 。西 河 牙 爪 在 ,曾 不 愧 汾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飞花(fēi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在风中飘舞,也比喻文字、武艺等技能的高超。
汾阳(fén yáng)的意思:指言辞谦虚,不自夸耀。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惊人(jīng rén)的意思:非常令人吃惊或震惊的事物或情况
水香(shuǐ xiāng)的意思:形容境界高尚,品德纯正。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西河(xī hé)的意思:指两个相距甚远的地方。
遐瞻(xiá zhān)的意思:远眺;远望
牙爪(yá zhǎo)的意思:指坏人或凶恶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次白云端和尚韵礼杨岐会禅师塔》。诗人来到杨岐会禅师的塔前,表达了对禅宗祖师的敬仰之情。首句“来拜东山祖”表明了对禅宗祖师的尊崇,如同朝圣一般。"峰高日未央"描绘了环境的雄浑与禅寺的宁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禅修的深远。
"遐瞻心已足"表达了诗人远望塔顶,内心感到满足和敬意已满。"右绕兴何长"则写出诗人围绕塔行,流连忘返,对佛法的领悟和对禅师的景仰之情深沉而持久。"啼鸟惊人去,飞花过水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传达出禅意,鸟鸣花香皆是禅悟的象征,增添了禅寺的静谧氛围。
最后两句"西河牙爪在,曾不愧汾阳",以"西河牙爪"比喻禅师的威严和影响力,"汾阳"可能指的是唐代名将郭子仪,这里借以赞誉杨岐会禅师的德行如郭子仪般令人敬佩,不愧为一代大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禅于物,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的虔诚和对杨岐会禅师的深深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友赋得玉钩斜
右屯将军猛如虎,十二离宫罢歌舞。
宫中佳丽三千人,半作玉钩斜上土。
秋风萧萧秋雨寒,翠襦零落金钿残。
岂知后来好事者,重构华亭宿草间。
亭前往来车马集,鱼龙烂熳无人识。
闲街屈律玉环分,香径萦纡宝钗出。
游人歌舞暮不归,青山落日争光辉。
香魂夜夜无归处,化作鸳鸯陌上飞。
只今往事皆沉没,空见原头土花碧。
耕夫拾得凤凰钗,恐是萧娘在时物。
野棠花开春日西,胡蝶双飞莺乱啼。
道傍芳草年年合,长与行人送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