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郊(běi jiāo)的意思:指离城市较远的地方,也指离开繁忙的都市生活,远离尘嚣的地方。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道殣(dào jìn)的意思:指人们对于道德和品行的重视和尊敬。
寒谷(hán gǔ)的意思:形容寒冷、荒凉的山谷,也比喻人的境遇困苦、孤寂。
涸辙(hé zhé)的意思:指水沟或车辙中的水干涸了,比喻没有水可用或没有办法继续前进。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郊关(jiāo guān)的意思:指离城市较远的地方或边远的地方。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频仍(pín réng)的意思:频繁地发生或出现。
山民(shān mín)的意思:指山中的人民,也用来形容质朴、淳朴的乡村人民。
上坐(shàng zuò)的意思:指在座位上居高临下或占据主要位置。
神理(shén lǐ)的意思:指超越人类理解的神秘、奥妙之理。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翳桑(yì sāng)的意思:指有负罪、有过错的人,也用来形容心中有愧疚的人。
于时(yú shí)的意思:指适时、合时宜。
越秦(yuè qín)的意思:指越过秦朝的国境线,比喻超越某种限制或突破某种局限。
南北郊(nán běi jiāo)的意思:指两地距离遥远,相隔甚远。
- 注释
- 昔年:过去。
涝旱:旱涝灾害。
频仍:频繁发生。
南北郊关:南北方的边关。
自越秦:跨越秦地。
东浙:当时的东浙江域。
犹:尚且。
道殣:饿死的人。
严邦:指某个地方。
山民:山区的百姓。
涸辙:干涸的车辙。
西江水:西部的江水。
顿起:立刻。
翳桑:寒冷的山谷。
春:生机。
神理:神明的法则。
居上坐:处于高位。
持秉剖符人:掌握权柄、分发符节的人。
- 翻译
- 昔日的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从南到北的边关跨越了秦地。
当时的东浙江域尚且有饿死的人,而严邦这里山区的百姓更是困苦。
有能力让干涸的车辙重新充满水源,即刻使寒冷的山谷重现生机。
神明的法则因此推举他至高位,凌驾于那些掌握权柄、分发符节的人之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他的朋友徐居士。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社会旱涝灾害频繁的忧虑,以及对徐居士高尚品德的赞扬。诗人提及了江南地区(东浙)在饥荒中的惨状,特别关注了山区人民的困境。他将徐居士比作能够改变干涸之地的西江之水,象征着徐居士的仁德如同春风吹过,给人们带来生机。最后,诗人认为徐居士的道德精神超越了世俗权力者,应该被尊崇为道德的引领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深敬仰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入新年自咏
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
老过占他蓝尾酒,病馀收得到头身。
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
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
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
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
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
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
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
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