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醉公醇,乃辱谓知己。
荅公述周书,尚克羞馈祀。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杜心(dù xīn)的意思:禁止、制止自己的欲望或情感。
公量(gōng liàng)的意思:公正的标准或衡量事物的准则
戒酒(jiè jiǔ)的意思:指戒除饮酒的习惯,戒除不良嗜好。
谨始(jǐn shǐ)的意思:谨慎地开始做某事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馈祀(kuì sì)的意思:指祭祀祖先或神明时所献的食物和供品。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明文(míng wén)的意思:直接明确的文字表达或公开的言论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善学(shàn xué)的意思:指善于学习,勤奋好学。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岁事(suì shì)的意思: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太过(tài guò)的意思:过分,超过正常或适当的程度。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往者(wǎng zhě)的意思: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无法劝谏。
维时(wéi shí)的意思:维护时局,稳定局势。
无量(wú liàng)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大,无法计量。
小大(xiǎo dà)的意思:指小的事情看得很重要,大的事情看得很轻。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此诗《止酒和邃庵先生》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饮酒的态度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首句“戒酒如障川,岂不立可止”,以“障川”比喻戒酒的决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克制态度。接着,“但恐矫杜心,变在太过里”,诗人担心矫枉过正,过分的节制反而可能带来心理上的负担,体现了其对适度生活的追求。
“无量垂明文,万古师孔子”,引用孔子的教诲,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表明诗人认为品德的培养远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接下来,“不可善学可,闻诗为公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赏与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通过学习与交流增进友谊的重要性。
“维时月在寅,岁事从兹起”,描述了新年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与开始。诗人在此处强调了“谨始”的道理,即在新年之初就应谨慎行事,为一年的顺利打下基础。
“谁云小大殊,谨始同一理”,进一步阐述了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该遵循相同的道理,即谨慎行事。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我方醉公醇,乃辱谓知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之意。诗人承认自己曾沉迷于朋友的醇酒之中,但并未因此而失去对朋友的尊重与理解。
最后,“在德不在酒,公量日无涘”,再次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友谊不应建立在物质或享乐之上,而是在于共同的价值观与品德修养。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荅公述周书,尚克羞馈祀”,结尾处,诗人以周书中的内容作为回应,表示愿意以更崇高的道德标准来对待友谊,甚至愿意为此献上祭品,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承诺。
综上所述,《止酒和邃庵先生》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饮酒态度的诗歌,更是对友情、道德修养以及生活哲学的深刻探讨。邵宝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在现代社会中保持适度、重视品德、珍惜友谊的重要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