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画者张丈·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海头(hǎi tóu)的意思:指海洋的尽头,也可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最后的边界。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一紫(yī zǐ)的意思:形容品质或才能非常出色。
玉门(yù mén)的意思:指宝贵的机会或重要的关口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紫骝(zǐ liú)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才华出众。
- 鉴赏
此诗《赠画者张丈(其三)》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画卷。首句“万里风沙一紫骝”,以“万里”形容空间之辽阔,“风沙”则勾勒出边塞环境的艰苦与荒凉,“紫骝”作为骏马的代称,既展现了马匹的雄健,也暗喻了画中人物的英勇与不凡。次句“笔端飞出玉门秋”,将画家的技艺比作飞翔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画作中秋日玉门关的景象,仿佛秋天的凉意和边关的肃穆都从画中跃然而出。
后两句“祗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到海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燕颔人”指的是勇猛的战士或英雄,他们只有通过非凡的努力和勇气,才能跨越万水千山,从天山一直到达大海的尽头。这不仅赞美了画者技艺的高超,能够将如此宏大的场景和深刻的情感融入一幅画中,更寄托了诗人对英勇无畏、追求远大理想的赞许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英雄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壮丽自然和英勇精神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