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画者张丈·其三》
《赠画者张丈·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万里风沙一紫骝,笔端飞出玉门秋。

祗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海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海头(hǎi tóu)的意思:指海洋的尽头,也可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最后的边界。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一紫(yī zǐ)的意思:形容品质或才能非常出色。

玉门(yù mén)的意思:指宝贵的机会或重要的关口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紫骝(zǐ liú)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才华出众。

鉴赏

此诗《赠画者张丈(其三)》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画卷。首句“万里风沙一紫骝”,以“万里”形容空间之辽阔,“风沙”则勾勒出边塞环境的艰苦与荒凉,“紫骝”作为骏马的代称,既展现了马匹的雄健,也暗喻了画中人物的英勇与不凡。次句“笔端飞出玉门秋”,将画家的技艺比作飞翔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画作中秋日玉门关的景象,仿佛秋天的凉意和边关的肃穆都从画中跃然而出。

后两句“祗应燕颔人骑得,西取天山到海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燕颔人”指的是勇猛的战士或英雄,他们只有通过非凡的努力和勇气,才能跨越万水千山,从天山一直到达大海的尽头。这不仅赞美了画者技艺的高超,能够将如此宏大的场景和深刻的情感融入一幅画中,更寄托了诗人对英勇无畏、追求远大理想的赞许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英雄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壮丽自然和英勇精神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书倪氏屋壁三首·其一

茶烹绿乳花映帘,撑沙苦笋银纤纤。

窗中山色青翠黏,主人于我情无厌。

(0)

感怀寄卢给事二首·其二

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

孤峰已住六七处,万事无成三十年。

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

如今憔悴荆枝尽,一讽来书一怆然。

(0)

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其一

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

唯云吾上祖,见买给孤园。

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

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

(0)

读孟郊集

东野子何之,诗人始见诗。

清刳霜雪髓,吟动鬼神司。

举世言多媚,无人师此师。

因知吾道后,冷淡亦如斯。

(0)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其八

晓色千樯去,长江八月时。

雨淙山骨出,槔擉岸形卑。

野水畬田黑,荒汀独鸟痴。

如今是清世,谁道出山迟。

(0)

怀匡山道侣

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

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

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

等闲成远别,窗月又如圭。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