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宗(běi zōng)的意思:指宗教的总部或宗派的所在地。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铜镜(tóng jìng)的意思: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暇,没有任何瑕疵。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知故(zhī gù)的意思:了解前因后果,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宗人(zōng rén)的意思:指家族中的长辈或宗族中的有声望的人。
- 注释
- 嗟:叹息。
龙钟身:年老的身体。
龙钟,年迈。
谁能……北宗人:当时国家正遭受战火,此句表现自己身为佛教中人对战争的无能为力。
北宗:佛教禅宗的一派,以神秀为代表。
- 翻译
- 叹息着这年老的身体怎么能像年一样循环更新呢。
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花又开了,路旁移来了新的树,我心里知道这是故国的春天来了。
谁能来扫平心中的不满呢?反正不是佛教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的一年里,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表达了对时间飞逝、青春难以挽回的无奈与叹息。"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则透露出诗人长期隐居,对于外界变化的关注和好奇,以及通过铜镜审视自身岁月流转的迹象。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显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深处仍牵挂着远方故土的春色。最后两句"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表达了对无法释怀之情绪的无力感和对于某种信仰或依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岁月更迭、个人隐居生活以及故土春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记梦
梦行衡庐间,千仞过苍壁。
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云雨蓄盘礴,时至如欲出。
絪缊尚回旋,挥霍忽奔逸。
物怪匿岩穴,愯若俟霹雳。
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
升身登玄间,纵观龙变迹。
俯视九州野,草木有辉泽。
乃在风雨外,手画素三尺。
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
图成示坐人,共笑不可得。
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因之命肩舆,出门聊有适。
大术何舒舒,白鹤从数客。
略经幽涧滨,便上青松侧。
凭高望远水,双景荡虚碧。
拂石共客坐,芳草藉尻膝。
忽然闻钟声,睡觉北窗席。
味经堂诗
维昔玄圣,有子过庭。学礼学诗,诏之丁宁。
面墙之窒,繇不知味。亲能使学,不能使嗜。
观于德容,听于德音。咏歌周旋,实悦我心。
邈乎千载,圣往言在。舍而不求,匪罔斯殆。
畏友翚父,穷经笃行。既有诸躬,思贻厥成。
既菑既畬,俾稼之食。既畋既渔,俾鼎之实。
作堂高明,曰子远来。吾经在兹,远其味之。
始予虚羸,匍匐来食。茹草饮水,以禦朝久。
穷人得归,自我父师。俛焉斯文,老至不知。
煌煌灵芝,如彼嘉玉。薄言采之,在彼中谷。
南阳之人,来詹来言。君子岂弟,宜其后昆。
忆昔三首·其三
寥寥帝王州,我翁佐其治。
有亭名朝阳,青溪清且驶。
旁有筹边阁,群公集裾翠。
翘翘万芰荷,雨过争旖旎。
飞觞羽书来,翕霍江上燧。
峨冠极游谈,戎弁生纵恣。
予时侍其旁,侧耳听论议。
翁言不见取,投劾乃谢事。
坐令百万家,解甲竖降帜。
徘徊夕阳亭,晋宋政相似。
玉壁城怀古至元甲戌冬十月廿五日由稷山入万泉道出故城临风吊古慨然有作
我行河东几欲遍,大抵盘回山阜转。
南崖高与北山齐,玉壁城根分一线。
荒烟废垒点抔土,炮具梯冲经百战。
短碑盛说郧君灵,万骑阴风想平甸。
一曲悲歌敕勒川,当时神武已凄然。
韦公守禦尽良策,更著百斗飞上天。
乃知诬杀咸阳日,即是邕皇入邺年。